古镇重逢与青春的离别诗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塘沽一职专的师生们已在古镇入口处忙碌起来。刘晓悦站在书法展示墙前,调试着全息投影设备,丁婉澄蹲在地上用湿巾擦拭青铜罗盘,于乐柠在一旁往风筝架上缠绕丝线。
"晓悦,这个AR投影的延迟有点长。"李韧昕推了推黑框眼镜,将平板电脑转向刘晓悦,她的指尖在触控屏上快速滑动,"我调整了参数,现在试试?"
刘晓悦转动罗盘指向"文"字,明代书院的讲学场景立刻在石板路上立体展开。一位身着青衫的教书先生正用戒尺敲击木桌,虚空中突然飘来吴老师的声音:"这个创意不错,不过要注意投影角度,别让游客被绊倒。"
衆人回头,只见吴老师抱着一摞活动手册走来,张思雨扛着摄像机紧随其後。"张同学,镜头要注意捕捉孩子们的表情。"吴老师转身叮嘱,"尤其是那种眼睛突然亮起来的瞬间。"
"放心吧吴老师,我准备了三个机位。"张思雨调试着镜头,突然指向远处,"看!紫云中学的同学来了。"
张梓涵身着蓝白校服穿过牌坊,胸前的徽章在晨光中微微发亮。刘晓悦迎上去时,李韧昕突然拽住她的衣袖:"晓悦,罗盘指针在发热。"两人低头看去,青铜罗盘的指针正缓缓转向张梓涵的方向。
"这是。。。。。。"刘晓悦话音未落,罗盘表面浮现出一行小篆:"同门之谊,千载如新。"
"看来老祖宗的智慧在这儿等着咱们呢。"李韧昕笑着推了推眼镜,"快去吧,你初中班长要吃醋了。"
整个上午,古镇沉浸在墨香与欢笑声中。李若冰在互动区教孩子们写"永"字八法,薄霜翎灵和王媛媛在纪念品摊位前讲解镇纸的雕刻工艺。刘晓悦带着亲子家庭完成寻宝任务时,总能在转角遇见张梓涵,她的相机镜头总是适时对准那些温馨瞬间。
"这个母子组合很有潜力。"张梓涵递来矿泉水时,悄悄指了指正在临摹《爱莲说》的母子,"母亲的行书流畅,孩子的楷书端正,像不像咱们初中的书法比赛?"
刘晓悦正要答话,李韧昕突然跑过来:"晓悦,有个小朋友把风筝画成了表情包,要不要。。。。。。"话未说完,她的目光落在张梓涵身上,"这位是。。。。。。"
"紫云中学的张梓涵,我们初中班长。"刘晓悦介绍道,"梓涵,这是我们专业的学霸李韧昕,所有电子设备都是她搞定的。"
"幸会。"张梓涵伸出手,"晓悦总说你们的项目科技感十足,今天算是见识了。"
李韧昕握住她的手:"彼此彼此,听说你在紫云中学拿过兰亭杯金奖?"
"那都是过去式了。"张梓涵笑道,"倒是你们的AR书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了。"
三人正说着,吴老师带着几位家长走来:"晓悦,有位先生想定制书法折扇,你去看看?"
刘晓悦随吴老师离开时,听见李韧昕在身後说:"其实我们还在开发VR临摹系统,下次你来。。。。。。"
当暮色染透飞檐翘角时,最後一批游客依依不舍地离去。张梓涵站在停车场,手中握着刘晓悦送的定制罗盘,指针正缓缓转向塘沽紫云学校的方向。
"要常联系。"刘晓悦将那本《宋词三百首》塞进她手里,"记得咱们的约定。"
"放心,我会带着新作品来参加职专的文化节。"张梓涵拥抱时,刘晓悦闻到她校服上淡淡的墨香,和初中时一样。
吴老师将车缓缓啓动时,刘晓悦突然追着车尾跑了几步,手中握着张梓涵塞给她的U盘。"里面是初中的合影。"车窗摇下时,张梓涵的声音混着晚风传来,"还有,罗盘的秘密在第三首词里。"
刘晓悦蹲在路边,看着汽车消失在街角。李韧昕默默递来纸巾,丁婉澄轻轻拍着她的背,乔跃柠将自己的风筝塞给她——那上面画着她们六个夥伴的Q版形象。
"要看看U盘吗?"李韧昕的声音带着少见的温柔。刘晓悦点头,U盘里的视频突然播放:初三毕业晚会,全班合唱《友谊地久天长》,镜头最後定格在黑板上的"江湖再见"四个大字。
"她们在等你。"吴老师不知何时站在身後,将一件外套披在刘晓悦肩上,"就像你们等了三年的书法比赛。"
刘晓悦擡头,看见李若冰正在收拾活动手册,薄霜翎灵和王媛媛在擦拭展示墙,丁婉澄和于乐柠在整理风筝线轴。她擦干眼泪,将U盘小心收好——有些离别,不过是为了更好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