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信。。。”宝玉喃喃道,“林妹妹怎会。。。”
“贾公子,”蘅芜君的声音突然柔和下来,“你可知道林姑娘当年被送出贾府後经历了什麽?”
宝玉擡头,眼中含泪:“请姑娘告知。”
蘅芜君轻叹一声:“那夜林姑娘被灌下迷药,装入棺材送出城外。行至半路,一群黑衣人劫走了棺材。那些人原是受北静王指派,要取林姑娘性命。”
宝玉脸色煞白。
“所幸途中遇到一游方道姑相救。那道姑医术高明,解了林姑娘体内的毒,带她南下金陵。途中林姑娘得知贾府被抄,以为你。。。已遭不测。”
宝玉心如刀绞。难怪黛玉不回来寻他,原来以为他已经。。。
“後来呢?”
“後来林姑娘在金陵落脚,凭借诗才在‘潇湘阁’立足。北静王世子偶然听闻其才,惊为天人,却不知她就是当年要杀之人。林姑娘将计就计,假意投靠,暗中收集证据。”
甄宝玉突然插话:“贾兄,林姑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为贾府平反。”
宝玉猛地站起:“我要见她!现在就去!”
蘅芜君摇头:“现在不行。北静王世子今日在‘潇湘阁’设宴,京中来了几位大人物,林姑娘必须亲自周旋。”
“那我更要去了!”宝玉激动地说,“怎能让她独自涉险?”
甄宝玉按住他的肩膀:“贾兄冷静。林姑娘布局两年,就等今日。你若贸然出现,不仅前功尽弃,还可能危及她的性命。”
宝玉痛苦地闭上眼睛。理智告诉他甄宝玉说得对,可情感上他无法接受再次与黛玉失之交臂。
蘅芜君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林姑娘让我转交给公子的。她说。。。若公子真心相待,不妨一看。”
宝玉颤抖着接过信,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正是黛玉的笔迹!信封上写着:“宝玉亲啓”。
他迫不及待地拆开,信纸上是黛玉清秀的字迹:
“宝玉:
若你读此信,想必已悉真相。今非昔比,我已非大观园中那个只会哭的黛玉。贾府之仇,我必报之。北静王府与我有不共戴天之恨,此番布局,定要其血债血偿。
你若有心,三日後子时,独自来‘潇湘阁’後院竹林。过时不候。
黛玉”
信纸上有几处皱褶,似是泪痕。宝玉将信贴在胸口,心如刀绞。字里行间,他能感受到黛玉的恨意与痛苦,却也嗅到了一丝未消的爱意。
“她。。。她变了很多。”宝玉喃喃道。
蘅芜君轻叹:“苦难最能改变一个人。林姑娘经历的,远比你知道的多。”
甄宝玉突然问道:“蘅芜君,那件事可准备好了?”
蘅芜君点头:“万事俱备,只待今夜。“她看向宝玉,“贾公子,今夜‘潇湘阁’将有一场大变故。为安全计,你和甄公子最好留在‘蘅芜苑’。”
宝玉坚决摇头:“不,我必须去‘潇湘阁’。若林妹妹有危险。。。”
“贾兄,”甄宝玉沉声道,“你若贸然前往,只会打草惊蛇。不如这样——我派人盯着'潇湘阁',一有消息立刻通知我们。”
宝玉还想坚持,蘅芜君突然说:“贾公子,你可知道为何我这‘蘅芜苑’与尊夫人同名?”
宝玉一愣:“为何?”
“因为‘蘅芜苑’本就是为薛姑娘准备的。”蘅芜君的话再次震惊了宝玉,“薛姑娘与忠顺王府早有联系,这处産业,实则是为她日後南下准备的。”
宝玉脑中一片混乱。宝钗与忠顺王府?这怎麽可能?
甄宝玉解释道:“薛家商路遍布南北,与各方势力都有往来。薛姑娘明里是贾府二奶奶,暗地里却为忠顺王府提供商业情报和资金支持。”
蘅芜君补充:“这也是为何贾府被抄後能如此快恢复——薛姑娘暗中周旋,忠顺王府才网开一面。”
宝玉颓然坐下,今日接收的信息太多,他一时难以消化。他一直以为宝钗只是个贤惠的妻子,没想到背後竟有如此复杂的政治关系。
“宝姐姐她。。。为何从不告诉我?”
蘅芜君和甄宝玉对视一眼,最後由甄宝玉回答:“贾兄,有些事知道得越少越安全。薛姑娘不告诉你,是在保护你。”
午後,宝玉独自在“蘅芜苑”的後园散步。园中奇花异草争奇斗艳,他却无心欣赏。黛玉的信被他反复读了无数遍,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