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大女主文里的炮灰女配(二)
杨家这一脉有两房,长房不争气,二房擅经营,杨家便把锦意坊给了二房,长房管账,负责协助二房。
父亲杨承业今年四十有馀,性情宽厚,沉稳顾家。
母亲沈如宜三十末尾的年纪,出身绣艺世家,嫁入杨家一胎体损,修养多年才再孕,一朝生下杨知意,伤了根本,不再能生育。
杨承业虽有遗憾,两胎都是女儿,但又对妻子情根深种,未曾纳妾。
大女儿杨知静十三四岁的年纪,不擅绣艺,却安分守己。
二女儿也就是杨知意,今年八岁,刚刚接触绣艺一年,便已初初展露天赋,颇受父母青睐。
父母便打算着,就算是女儿,以他们家的家世,招个赘婿,再由二女儿继承家业,也是可行的。
但她这个年纪,又偏偏是好动的年纪,让她老老实实坐在绣坊里,根本就不可能。每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是去青石板河边摸鱼,就是爬树掏鸟蛋,亦或者徒手剥一把嫩柳条做鞭子甩得啪啪响。
针线对她来讲,就是看着母亲那双期待的眼睛里,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就这还能绣出个香囊来,被一衆老绣娘夸赞。
杨知意当即觉得没意思极了。
*
偏逢今年上巳节,从南边来了许多杂耍的师傅,她央着母亲,要出去看。
她又是个喜欢新鲜玩意的,便在街上同母亲和姐姐走散了。
然後,便遇到了她噩梦的开始——尤宴初,尤提调。
*
江南,自古便是丝绸之乡,女红之地。为彰天下盛治,朝廷每年必取江南贡绣,择其绣品入贡京师,或作国礼,或供宫用,皆为大事。
而朝廷对贡绣选拔并不常派京官亲临,遂借由世家子弟代行职权,并授以“江南贡绣提调使”之职,统筹贡绣之选拔丶定级与进贡流程,实为九品虚衔,地位虽不高,但权责实大。
所谓贡绣,分为“品”与“人”二选,
若绣品被选中,不仅赏银丰厚,更可令一家绣坊名扬四方。
若人被选中,入宫为官,则是一朝改命,嫁入富贵人家的也有,有更甚者,被皇帝看重,一朝封妃也不是不可能。
今上的贵妃娘娘,便是当年苏州绣坊里出挑的一位。彼时入贡不过十四五岁,针法尚未炉火纯青,却因一幅《秋水凝烟图》引起女官关注,後调入尚衣局,又因美貌与清慧,得幸于当今皇帝,三载之内封为贵妃。
贵妃娘娘,那是多少女人梦寐以求的渴望。
而若要被选入宫中,先要一只脚踏进贡绣提调司中的毓秀阁。进了毓秀阁随着贡队入京,选上了便是宫中女官,就算未被选上,那短短一程,足以令其一生受用,名声丶银钱丶婚配,无不水涨船高。
*
而如今在苏州府的尤宴初,便是负责江南各地贡绣选拔的尤提调。
世人称尤提调清如水,常常被传是最温和的官。
而杨知意却知道,这位清如水的尤提调实则就是人前一套,背後一套的畜生。
尤宴初虽然只有初选的权利,但是他可以在江南各地的巡视中,将适龄的绣娘选入贡绣提调司中的毓秀阁,授以艺评丶礼训与试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