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知意也同陈静学姐说了这件事,她很郑重,“我还是觉得你的10万给得有点多了,我并不是觉得,我不值得这10万。
“而是……我给其他女生设定的改装费用只有五百。你这个价跟她们的对比,差距太大了,像我在坑你一样。”
最主要的是,显得你像冤大头一样。这句话,阮知意很自觉地噎进嘴里。
陈静却只是看着她,沉默着,忽然轻轻一笑,“那你还我几万,先还个三五万也行。”
阮知意顿了下,然後摇摇头。
陈静接着道,“买卖这回事,主要讲究的就是你情我愿。我愿意给,你也觉得值,这就够了。”
“你给别人定五百,是你顾虑她们的家庭情况,这跟我没有关系。你不需要为此对我有负担。”
“不过,”说到这,她忽然转了话,“你们学校是不是快期末考试了?”
虽然阮母替阮知意请了长病假,但每次学校的大考——期中丶期末考,她都需要回学校参加考试,防止她学习走偏。
“嗯。下周。”
“那你真要是觉得欠我什麽,”她随意地把头发拨到耳後,“就把化学和生物考好吧,行吗?”
“嗯!”
“别给我丢脸啊,小意。”
“我保证,我会的都尽力答对!”
*
阮知意这个无心插柳的时尚副业运转起来之後,她隐隐约约感觉到,这些平日只和她谈论学习的姐姐们,对她的教学似乎也投入了更多的心力。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在她们帮自己补课的眼神里,除了以往的尽职尽责,似乎还多了几分……
嗯,怎麽说。
像是带着点“自家孩子要争气”的殷切和关照。
比如说周嘉怡学姐,她的英语课总是充满活力,会用很多互动的方式帮助阮知意练习口语和听力,教她应试技巧。
现在,周学姐好像更贴心了。她知道阮知意对一些经典电影有所涉猎後,会有意找一些相关的英文影评片段或者原声台词,作为补充阅读资料。
她还会分享一些自己当年学英语的“糗事”和“秘诀”,不再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单向输出,更像是朋友间的经验交流。
陈静学姐好像更主动了。她会主动找出一些阮知意薄弱的知识点相关的竞赛题,让她尝试拓展思路,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和基础练习。
她後来也帮另外的两位老师改造了。
李晓雯学姐好像对她更关心了。她会在课间多留几分钟,和阮知意聊几句学习方法,或者提醒她注意劳逸结合,语气里带着少有的温和与关切。
这份转变很微妙,但是阮知意是感受到了。
她们不再仅仅将阮知意看作一个需要补课的“差生”,更像是在陪伴和见证一个有独特魅力和巨大潜力的年轻女孩的成长。
这样的转变,让枯燥的学习过程也多了一丝人情味和温暖的期待。
*
这些天,原主阮知意一直默默观察着林林的一举一动。她看到了林林如何与家教姐姐们相处,如何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她们,又如何从她们那里收获了远超“师生情谊”的温暖和善意。
这种感觉,对原主而言,是陌生而奇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