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复仇文里的霸凌女配(二十二)
阮知意曾在出国前和曾经的家教老师们及张医生分别进行了一次谈话。
李晓雯丶周嘉怡丶陈静和黄蔚都已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那份在阮知意年少时结下的情意,却历久弥新。
手机那端,姐姐的反应几乎一致地充满了惊讶,但惊讶过後,更多的是毫无保留的鼓励与支持。
而阮知意在出国前,郑重地与她的规培导师张医生进行过一次长谈。
当阮知意将自己想要研究“男性妊娠”的想法和盘托出时,张医生脸上的惊讶是显而易见的。
她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小阮,你这个想法……很大胆,也非常具有颠覆性。”
“我知道,您可能觉得这不现实,甚至有些……荒谬。”
张医生摇摇头,“我不否定科学探索的可能性。但是,小阮,作为一名在妇産科工作了几十年的医生,我见过太多女性在生育过程中所承受的艰辛与风险。”
“诚然,生育对女性而言,是一道巨大的难关,有时甚至是生命的考验。”
“但是,让男性也来承担生育的生理过程,这真的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吗?”
“或者说,这会不会带来更多丶更复杂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我始终觉得,我们更应该致力于改善女性的生育环境,减轻她们的痛苦,保障她们的权益,而不是……试图用一种技术手段去完全颠覆自然的秩序。”
阮知意理解张医生的顾虑,这也是她自己反死思考过的问题,“张老师,我明白您的意思。我并不认为男性妊娠技术能够完全取代女性生育,也不是想用它来解决所有问题。”
“我只是想,为‘生育’这件事,提供一种额外的可能性,一种更平等的选择。”
“或许,当生育不再是女性的专属功能时,我们才能更理性地看待生命本身。”
张医生静静听着,目光深邃。她能感受到阮知意身上那股坚定的信念,以及超越了单纯技术追求的人文关怀。
最终,她叹了口气,“小阮,你的这个研究,注定会走在风口浪尖。我个人……对这种方式的最终社会效应,持保留态度。”
“但既然这是你深思熟虑後选择的道路,并且你对此充满了热情和使命感,那麽作为你的老师,我不会阻止你。”
*
国家向阮知意发出邀请时,正值全国少子化率突破警戒线,高危妊娠和社会性别压力成为国家会议关键词之一。
而她的研究,不只是医学上的革命,更是社会结构的转变。
她接受了邀请,带着八年的数据和研究团队,登上一架未公开行程的专机。
国家对她的回归给予了高度重视,研究项目被纳入“未来人口健康发展战略重点专项”,安置在核心科技区的一栋戒备森严的科研大楼内。
这栋大楼表面看似寻常,实则安保极严,每一层都设有安保岗哨和多重身份认证系统。团队人员的出行也由专门团队负责护送,安保与科研同等重要。
*
网络上,对这项技术的讨论更是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