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人闻言,皆向萧景投去怜悯目光。
无人认为他能赢——对对子或可侥幸,诗词大道,岂是儿戏?
三女相视苦笑,心中暗叹自家这位便宜夫君,赌性太重。
可事已至此,她们也只能悬着一颗心,静观其变。
萧斌深吸一口气,朗声吟道:
“墨海十年烛烬冷,棘闱九转榜初开。
笔落千钧争日月,名悬一字定尘埃。”
诗声落下,四周文士纷纷点头称许,看向萧景的目光愈发讥诮。
萧景却只微微一笑,问道:“萧大才子,你……便只有这一首么?而且,还如此差劲……”
萧斌这首诗虽不错,算不上,说差,也不太差。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就这水平,他还真不放在眼里。
众人顿时哗然。
一首切题好诗已属难得,他竟还嫌少?还说人家写的差劲,难道他以为自己能信口吟出多首不成?还比这首好?!
“哼!此等佳作,一首已是难得,你还想几首?强词夺理!”
“有本事,你也作几首出来?!”
几个欲讨好萧斌的人立时出声嘲讽。
萧景目光扫过几人,唇角微扬:“几首而已,很难么?”
不待众人反应,他已悠然吟诵:
“第一首:《登科》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京花。”
他将“长安”改为本朝都城“长京”,诗一出,满场骤然一静,随即响起一片倒吸冷气之声!
开篇昔今对比强烈,后两句更是神采飞扬,意境奔涌,诗句之间的押韵,更是让人惊叹,而且,还造就了两个成语——“春风得意”、“走马观花”!
这已非寻常好诗,简直是直击科举登科之魂的绝唱!
不等众人回神,萧景声音再起:
“第二首:《及第》
十年常苦学,一上谬成名。
擢第未为贵,贺亲方始荣。”
“第三首:《及第后》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蓬瀛乍接神仙侣,江海回思耕钓人。”
三首诗,三种心境:第一首是少年得志、意气风发;第二首是谦逊荣亲、沉稳得体;第三首是及第如梦、不忘本心。
首首精妙,意境各异,却无一不直叩心扉。
待他最后一个字落下,整条街已鸦雀无声。
萧斌彻底僵在原地,面色惨白如纸。
周围众人如看神人一般望着萧景,目光中充满了惊骇与难以置信。
三女亦怔在原地,随即眼中迸发出难以抑制的惊喜与光彩。
苏婉清眸中星光流转,依恋与爱意几乎溢了出来;
李怀谨高傲的眼中第一次真正映入萧景的身影,亮得惊人;就连楚嫣沅也唇角微扬,目光柔软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