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浸春潮by花上笔趣阁 > 第44章 第 44 章 这个吻带着惩罚般的力度(第3页)

第44章 第 44 章 这个吻带着惩罚般的力度(第3页)

岳秋见他默不作声,又细瞧他神色,心下不由一紧:“莫非……未能接出沈姑娘?”

他紧跟几步,低声道:“方才宫里递来消息,我们的人连日探查,总算寻到了太师的藏身之处。皇上将人藏得极为隐蔽,守卫更是森严,要想救人……只怕艰难。”

他说至此,轻叹一声:“说实在的,属下实在不明白,皇上至今囚着太师,究竟图什麽?如今他大位已定,非但擢升沈大人为太师,连沈二公子也安排进了吏部要职。”

“这般看来,他分明是有意重用沈家。既如此,又何苦一直扣着太师不放?即便当初是为着牵制沈姑娘,可沈姑娘人已在宫中,他不放人,姑娘也出不去。太师年事已高,长久拘着,终究不是办法啊。”

陆呈辞大步踏入卧房,径直走到衣柜前,一言不发地脱下外袍,取出一件玄色夜行衣开始更换。

岳秋见他始终沉默,也不敢多问。他深知王爷这段时日承受了多少——便是睡梦中,也时常听见他呓语着沈识因的名字。

当初,他们还未回京时,便听闻沈识因被太子软禁在东宫。原以为返京後能立即将人接回,谁知太子迟迟不放,其间几经波折,王爷甚至险些命丧途中。

最可叹的是,昔日那个病弱的太子竟登基为帝,王爷心中岂会好受?偏偏又无可奈何。

如今大局已定,连老王爷临终前都未能见上一面,种种变故翻天覆地,王爷心里该是何等煎熬?至亲离世,挚爱被夺,多年谋划功败垂成……

岳秋想到此处,不由轻叹出声。陆呈辞闻声,终于开口:“沮丧什麽?一切才刚刚开始。”

他利落地系紧衣带,声音沉静:“人生在世,岂能事事顺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自负,认清局势,为长远谋。我还未放弃,你倒先叹起气来。”

岳秋忙道:“属下并非放弃,只是……心里难受。”

陆呈辞戴上护腕,动作干脆利落:“有何可难受的?只要活着,便有希望。如今我手中权势兵力,几乎已不逊于皇帝。该难受丶该惧怕的,是他才对。”

他整理着袖口,继续道:“战事一起,苦的终究是百姓。所以须得谋划周全,既要达成所愿,亦不累及无辜,方为正道。往後有的是时日与他周旋。当务之急,是先救出太师,再将识因娶进门。”

岳秋听他这般说,不由怔了怔:“当真要成婚?可……皇上那边岂会应允?”

陆呈辞冷笑一声,眸中森寒:“沈识因是我的未婚妻,我的人。他应不应,由不得他做主。”

他抓起佩剑大步向外走去:“即刻调集人手,我今夜便要入宫救出太师,顺道一把火烧了他的东宫。”

烧东宫?

岳秋吓得冷汗涔涔,急忙追上前:“王爷三思。如今皇上根基虽未稳,可擅闯宫禁丶火烧东宫乃是滔天大罪,稍有不慎便是掉脑袋的祸事啊!”

陆呈辞脚步未停,衣袂挟风掠过廊下:“掉脑袋?让陆瑜来取便是。他好不容易坐上那龙椅,此刻怎麽舍得与我兵戎相见。只要他敢出兵,那皇位怕是顷刻就要动摇。在安抚好民心丶坐稳江山之前,即便他再恨再怒,也得给我咬牙忍着。”

他说罢,已疾步踏出王府,翻身跃上一匹骏马,朝着皇宫方向疾驰而去。

——

沈识因刚踏入府门,母亲姚舒便迎上前将她紧紧搂入怀中。望着女儿清减憔悴的模样,姚舒心疼得直落泪。

自除夕那日女儿被带进皇宫,便再未能归家。这数月来,她的父亲与兄长不知奔波了多少趟,苦苦恳求太子放人,却始终无果。

後来他们才知晓,太子暗中布下一盘大棋,不仅铲除了陆亲王,更在先帝驾崩後以雷霆之势登基。在世人眼中,新帝行事果决,深谋远虑,堪称英明。

正因如此,他们无时不刻不担忧女儿在宫中受委屈。直到新帝登基後,姚舒才从宫中旧人处听闻,沈识因在宫中的日子,竟一直被照料得极为周全。

新帝非但对她袒露心意,更是事事体贴,处处温柔。姚舒虽稍感宽慰,可人终究被困在深宫,连太师至今也音讯全无,这叫她如何能真正安心?

她思女心切,终日以泪洗面,身形都清减了不少。此刻见女儿归来,激动得泪如雨下,一声声唤着“因儿”。

沈识因扑进母亲怀中,感受着那熟悉的温暖,连日紧绷的心弦骤然一松,竟是一口气没缓过来,软软昏厥过去。

姚舒吓得魂飞魄散,急忙唤来大夫。

大夫仔细诊脉後,摇头叹息道:“姑娘这是郁结于心日久,已然酿成心病。加之身子本就虚亏,全凭一股心气强撑着,如今心神一松,这才支撑不住。”

姚舒连忙追问:“大夫,我家因儿自幼身子骨康健,只是两年前遭逢变故,受了惊吓昏迷多日,醒来後郁郁寡欢了许久才渐好。虽说心结未解,可体质一向是好的呀?”

大夫温声解释:“夫人莫急。所谓身子不适,实是因她长期忧思过甚丶夜不能寐,精神始终紧绷所致。此番症结,确与两年前那场心病息息相关。”

“姑娘心中似有难解之结,近日又逢变故,心绪交瘁,这才支撑不住。观她形销骨立丶气血两亏,还需好生静养,多用些温补之物。待老夫开几帖药调理,按时服用,假以时日必能康复。”

——

陆呈辞悄无声息地潜入皇宫,寻了处隐蔽角落蛰伏至夜幕低垂,方才开始行动。

依照月前安插的宫人递来的方位,他一路潜行至囚禁太师的院落。虽对宫禁路径了如指掌,但要从这守卫森严之处带出一个人,终究非易事。

所幸先前营救小福时已积攒了些经验,他掐准侍卫换防的间隙闪身入内,果然在厢房中见到了独坐灯下的太师。

太师见了他,惊得倏然起身。陆呈辞原以为他被囚禁多时,精神必定萎靡,不料老人目光清明,脊背挺直,竟比想象中硬朗许多。

太师正要开口询问,陆呈辞连忙微微摇头,二人目光一触即通。

他当即燃起火折子掷向帷帐,趁着火舌蹿起时隐入暗处。待烈焰蔓延,宫人惊呼“走水”之声四起,整个院落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趁着衆人忙于救火的混乱场面,陆呈辞带着太师乔装改扮,混出了东宫。与接应之人会合後,一行人急向宫门赶去。

宫门守卫森严,很快察觉异样,双方当即厮杀起来。所幸陆呈辞早有准备,伏在附近的人马见信号立即冲出,顿时刀光剑影交织成一片。

趁乱之际,他护着太师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打斗中,陆呈辞左肩中了一箭。马车内,太师看着他汩汩流血的伤口,满面焦灼。

陆呈辞却摆手道:“不必忧心,这点伤不算什麽。”他忍着痛楚继续道,“眼下最要紧的是送您回府。想必朝中近况您已听闻。沈大人荣膺太师,意林兄也在吏部担了要职。沈家如今安好,您且宽心。”

“既然我将您救出,定会护您周全,护住整个太师府,绝不叫皇上再为难于您。如今您年事已高,不必再为朝堂纷争劳心费神,正是该颐养天年的时候。待局势安稳些,不妨寻一处山明水秀之地,好生静养。朝中诸事,自有旁人操心。”

陆呈辞心下清明,此番救出太师,即便皇上明面上不予追究,往後老人家若仍留在京城,难免左右为难。眼下朝局波谲云诡,他只盼这位历经风雨的老人能得安宁。

太师闻言,眼眶骤然通红。他望着陆呈辞,万万没想到时至今日,对方非但毫无怨怼,反而句句皆为体贴考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