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楠腼腆地笑了下:“我爸爸教的。他说会做些传统食品,算是一种传承,而且会做饭有好处,至少不会把自己饿死。”
她说着,手上动作不停,三两下就包好了一个三角粽。
“不过我们家三个人,我包的粽子是最好认的,因为包的最难看,”姜楠笑着说,“我妈都不愿吃我包的粽子,说不仅丑,个还大,吃完一个就噎得慌。”
陈云生笑了笑。
他安静地看着,眼睛里带上了一点探究。
阳光穿过厨房的窗户,照在姜楠专注的脸庞上。她睫毛低垂,嘴角带着柔和的笑意,和刚才那个在花厅前谨慎得体的姜楠几乎是判若两人,而这一刻的她,更加真实,也更加温软可爱。
陈云生突然意识到,这就是姜楠最特别的地方——无论在什麽环境下,她总能保持温暖与真实。就像现在,在陌生深宅的厨房里,她包粽子的样子仍然带着寻常人家的鲜活,却不显得突兀,反而有一种安宁和平静的氛围。
“我能做点什麽吗?”他鬼使神差地问了句。
姜楠微微擡头,表情惊讶,可眼睛却因为笑意而弯成了月牙:“你会包粽子?”
“不会,”陈云生坦然地承认,“但我可以学。”
这话让旁边的帮工们都掩嘴笑起来。
姜楠也笑了。
她递给他两片粽叶:“那我来教你?”
陈云生洗了手,接过姜楠递来的粽叶,站在她身边认真地学了起来。他显然从未做过这种事,动作生疏笨拙,米粒也漏得到处都是。
姜楠耐心地示范,偶尔会忍不住笑出声。
“应该这样折。不对,这里要捏紧。”她自然地握住他的手调整着粽叶的折叠方向。
温暖的触感让两个人都顿了一下。
姜楠慌忙松开手:“对不起,我——”
“没关系,”陈云生用一种比平时更谦逊的口吻说,“继续吧。”
厨房里的气氛微妙起来。
帮工们识趣地退到一旁,留下两个人并肩站在料理台前。阳光斜照过来,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地上。那时,影子与影子靠得很近,几乎重叠在一起。
陈云生学着姜楠的样子,终于包好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很不正规的粽子。
姜楠真诚地称赞:“第一次包成这样已经很好了。”
看着这个与其它粽子格格不入的作品,陈云生唇角浮现一点淡淡的笑意:“看来我的进步空间很大。”
姜楠忍了一会儿才笑着说:“是有一点。”
随後,两个人说说笑笑地又包了几个粽子。
陈云生的手法越来越娴熟,不会再有手忙脚乱的慌张感,姜楠夸了几句,同时帮着陈云生调整棉线的松紧程度。
这个时候,厨房门再次被推开,陈老爷子的声音传来:“我粽子呢?在哪?好了吗?”
看到厨房里的情景,老爷子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这个好,这个好。”
姜楠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耳尖不受控制地泛起红晕。
陈云生倒是坦然自若:“爷爷你太着急了。我们刚包好,还没有下锅。”
老爷子大手一挥:“那下锅吧。我去等着了。”
说完,老爷子就带着管家钱圆走了。
陈云生望着他离开的背影一会儿,然後转身把包好的粽子交给厨房的帮工,接着就带着姜楠去水槽前洗手。
他望着姜楠微微泛红的耳朵,突然觉得今年的端午节,或许会是他记忆中最有节日气息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