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的?”
“那不得赔死?”
村里人议论纷纷,都不信苏阳能这么大方。
可事实胜于雄辩。
每天中午,书院里都会飘出诱人的饭香。
当爹当妈的乐开了花,谁不想省下自家娃那口吃的?
于是,一个个跟在自家娃屁股后头,生怕来晚了没位置。
第二招,给苏阳干活的,甭管是苏阳手底下的小弟,还是泥瓦匠、帮工,只要家里有娃,不管小子丫头,统统都来念书!
有人撇嘴:“切,还不是紧着自己人。”
也有人嘀咕:“人家苏村正也没说不收咱的娃,这不是地方不够嘛。”
这一招,既扩大了招生,又让跟着苏阳混的人心里热乎乎的。
苏阳可没打算把普通村民家的娃拒之门外,更没想过搞什么“肥水不流外人田”。只是眼下书院地方就这么大,先生也凑不齐,只能先紧着自己人。
第三招,奖学金!
别处都兴用小翠花哄孩子,苏阳不来那套。他直接从钱庄里提出黄澄澄的铜钱!
考试,不管是大考还是小考,只要进了前五十名,都有奖!
第一名,一百文!
第二名,五十文!
第三名,三十文!
第四名到第十名,每人十文!
从第11到30的排名,也能得两文钱当零花。
哪怕是最后二十名,也能得一文钱,好歹是个鼓励。
更让人眼红的是,苏阳放出话来,女娃子念书更金贵,奖励直接翻倍!
这消息一出,就像在滚烫的油锅里浇了瓢凉水,瞬间炸翻了天。
“一百文?我的老天爷,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一个流着鼻涕的小子,眼睛都直了。
旁边一个脏兮兮的小丫头,抹了把脸蛋子:“我要是得了这么多钱,就给我娘扯块新头巾!”
为了让孩子们更有学习的劲头,苏阳还琢磨出不少好吃好玩的零嘴儿,在书院里摆了个小摊儿。
想吃?拿钱来买!
不是白给!
孩子们得了奖,就能用赏钱买零嘴。这青龙村连个小卖铺的影儿都没有,孩子们就算手里有钱,也没地方花。
这么一来,还能防着那些抠门的爹娘把娃的赏钱给昧下,孩子们念书的劲头更足了。
苏阳还当众放话,谁要是敢说娃乱花钱,或者逼着娃把赏钱交出来,以后他家娃的奖励就直接取消!
这钱是专门用来奖励娃们好好念书的,可不能让那些黑心肝的家长给贪了。
苏阳亲手做的零嘴,花样繁多。
用薄荷叶熬出清凉的糖块;把山楂果裹上糖稀,做成酸甜的糖葫芦;还有江米条,炸得金黄酥脆;小蛋糕更是松软香甜……
别说是青龙村这帮穷苦孩子,就连钱晓柔这见过世面的大小姐,都馋得直流口水。
小丫鬟翠环更是把苏阳当成了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以前还叫苏阳“小公子”,现在见了苏阳,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就直勾勾地盯着他,小脑袋瓜里就盼着苏阳能赏她点好吃的,像极了一只摇尾乞怜的小馋猫。
这些零嘴儿,苏阳都交给了林绮娘保管。
林绮娘把这些东西看得比自己的眼珠子还金贵,平日里锁在柜子里,谁也别想碰。
就连她自己,都舍不得偷吃一块。
在她心里,这些零嘴都是她二哥用“点石成金”的法子变出来的,是用来奖励那些读书用功的娃的。
平时,也就是钱晓柔和翠环能跟着沾沾光,尝个鲜。想要放开了肚皮吃?想都别想!
书院开张没多久,只进行了一次小测验。
可苏阳做的那些零嘴儿,名声却传遍了整个青龙村。
头一回吃到这么金贵的东西,那些得了奖的娃,一个个都乐开了花。
“二虎子,你吃的啥?给俺闻闻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