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盛夏与你英文 > 第 56 章(第1页)

第 56 章(第1页)

第56章

五一假期结束之後,又开始了忙碌的工作。老城区改造项目总算是在节前敲定了改造方案,答应了原着居民的“共生”方案之後,夏晚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老旧居民区加固改造方向。

“新建的建筑怎麽都好说,‘无中生有’可比‘改头换面’来的容易的多。”小赵一头扎进一堆文件里,声音闷闷的从纸堆里传出来。“夏工啊,你有方向吗?”

“小赵啊,别灰心,总能理清头绪的。”夏晚扶了扶镜框,对着灰头土脸的小赵一通安慰。

团队里几个人一起加班到将近九点,还是江屿的电话打过来之後才结束了这次加班。

“夏晚,我在设计院门口,等了好久你都没回家,我只好亲自来抓你了。”江屿的声音透过电话听筒,即使没开免提,在安静的办公室里也传开了,办公室就四五个同事,几乎都听到了,甚至有的在小声议论什麽,夏晚赶紧调低音量,跟大家说了一声下班吧,拿上背包就要下楼。

坐上车,系好安全带,车子就划入了快车道。

“夏晚,不是说好要来照顾病患吗?怎麽感觉像是我在照顾你一样?”江屿轻笑,“而且照顾的还不太好,看你瘦的……”

夏晚这次确实是加班太晚了,车子停在红灯的路口,夏晚拉着江屿的手,十指紧扣,“想牵手,补充能量。下次不会啦!少爷。”

江屿发现夏晚最近喜欢叫他“少爷”,不过,这个称呼还挺受用的。他牵起夏晚的手,在她的手背落下一枚浅浅的吻。

夜色渐深,书房里的灯光却依旧亮着。夏晚坐在宽大的书桌前,面前摊开的是老城区那栋百年砖木小楼的详细测绘图和结构分析报告。暖黄色的台灯光晕笼罩着她,却驱不散她眉宇间凝聚的凝重。

那栋编号为“B-07”的小楼,像一块顽固的礁石,矗立在项目顺利推进的河流中央。外部风貌必须原汁原味地保留,这是她对历史的承诺,也是方案通过的基石。然而,内部的承重主梁和部分檩条,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岁月侵蚀和虫蚁蛀咬,已然腐朽不堪,就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看似骨架尚存,内里却已千疮百孔。

团队今天下午的会议开得有些沉闷。常规的加固方案,无论是内部浇筑混凝土还是外部包裹钢构,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破坏原有的木结构空间和历史痕迹,这与保护性改造的初衷背道而驰。几个年轻的工程师提出了些大胆的想法,但要麽风险太高,要麽造价过于昂贵,难以在预算内实现。

夏晚揉了揉发胀的太阳xue,感觉太阳xue突突地跳着。她站起身,想去倒杯水,却发现江屿不知何时也来到了书房。他没有开主灯,只借着客厅漫过来的微弱光线,靠在门框上,手里端着一杯温水。

“还没睡?”他将水杯递给她,目光落在她书桌上那些铺陈开的丶线条密布的图纸上。

“嗯,遇到个难题,卡住了。”夏晚接过水杯,喝了一口,温水流过干涩的喉咙,带来一丝舒缓。此刻有个人在身边,哪怕只是沉默地陪伴,也让她感到一丝支撑。

江屿走近了几步,视线扫过图纸上被红笔重点圈出的几个结构节点。他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看着,深邃的眼眸里映着图纸上复杂的线条,像是在进行某种快速的运算和比对。

夏晚也没有打扰他,只是默默地喝着水,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并肩。

过了大约两三分钟,江屿的左手食指,轻轻点在了图纸上主梁与墙体连接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里因为长期受力,出现了轻微的扭转和开裂迹象。

“去年,我们公司在苏城参与一个宋代石桥的加固项目,”他开口,声音低沉而平稳,听不出任何指点的意味,更像是在分享一个案例,“桥拱内部石料风化严重,但外部浮雕不能动。当时,合作的结构实验室提出过一个思路,叫‘碳纤维布复合锚固技术’。”

夏晚的心猛地一动,擡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他。

江屿迎着她的目光,继续平静地阐述:“原理是利用高强度碳纤维布的高抗拉特性,像打绷带一样,紧密粘贴在需要补强的结构表面,再通过特制的化学锚栓,将力量传递到更深层丶更稳固的结构体上。优点是……自重极轻,几乎不增加原有结构负荷,施工灵活,对原结构的破坏可以降到毫米级。”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这只是一个思路。具体到木结构,尤其是这种老旧木材的粘接性和受力特性,需要做大量的实验和计算来验证可行性。而且,施工方的选择和现场监控会非常关键。”

他没有给出肯定的答案,更没有大包大揽地说“交给我”。他只是提供了一个具备借鉴意义的技术名词和其核心原理,并将後续的复杂性和决策权,清晰地交还给了夏晚。

这已经足够了!

对于陷入思维困境的夏晚来说,这无异于在黑暗的房间里,有人为她推开了一扇窗,透进了一丝全新的光亮。她之前一直纠结于如何在“加固”和“保留”之间做减法,却忘了可以引入新的丶更先进的“加法”。

“碳纤维布……复合锚固……”夏晚喃喃地重复着这个词,大脑已经开始飞速运转,搜索着相关的文献和案例。她的眼睛越来越亮,那种属于“夏工”的丶遇到挑战时的锐气和专注,重新回到了她的脸上。

“我明白了!”她放下水杯,几乎是立刻坐回桌前,拿起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关键词,“谢谢!这个方向……很有啓发性!”

江屿看着她瞬间被点燃的样子,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和欣赏。他知道,他的任务完成了。他不再打扰她,只是轻声说:“别熬太晚。”便转身离开了书房,轻轻带上了门。

後续几天,夏晚带领团队一头扎进了对这个新方向的可行性研究中。她通过江屿提供的联系人,与那位参与过石桥项目的结构专家取得了联系,进行了几次深入的远程咨询。团队里的年轻工程师们也热情高涨,纷纷查找国内外类似案例。

最终,经过反复的模拟计算和小规模实验,他们确认了碳纤维布加固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制定出了一套详尽的丶针对B-07小楼的特殊施工方案和监测预案。

当夏晚在项目组会议上,清晰而自信地阐述完这套全新的解决方案时,之前笼罩在团队上空的阴霾一扫而空。投资方代表在听取了详细的技术论证和造价评估後,也终于点了头。

项目,再次稳稳地向前推进。

夏晚没有对江屿说太多感谢的话,但她知道,这次突破,离不开他那个关键节点的丶恰到好处的“点拨”。他不是替她解决了问题,而是给了她一个撬动问题的支点。这种基于专业尊重和智力支持的理解与帮助,比任何物质上的馈赠都更让她感到珍贵和安心。

津州的初夏,在白日喧嚣的尾气和夜晚渐起的蝉鸣中,一步步走向深处。距离老城区项目那个关键的技术难题被攻克,已过去近两周。碳纤维布复合锚固技术的方案,在专家论证会上获得了高度评价,後续的招标工作也得以顺利啓动。压在夏晚心头数月的一块巨石,终于被稳稳挪开。

设计院的办公室里,氛围明显轻松了许多。午後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堆满图纸和模型的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夏晚正对着电脑屏幕,仔细审阅着施工方提交的初步技术标文件,指尖在鼠标上轻点,神情专注。

小赵抱着一摞刚打印出来的资料走过来,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笑容:“夏工,这下总算可以喘口气了!您没看见宏远那边靳总今天来开会那脸色,啧啧,比前段时间和蔼可亲多了。”

夏晚从屏幕前擡起头,接过资料,唇角也弯起一个清浅的弧度:“技术路径走通了,後续就是执行和管控的问题,不能松懈。”她语气平和,并未因阶段性胜利而沾沾自喜,但眼底那份属于“夏工”的自信光芒,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明亮。

“知道知道,”小赵连连点头,又压低声音,带着点好奇,“说起来,夏工,那个碳纤维布的思路,真是太绝了!您是怎麽想到的?我们之前查了那麽多资料都没往这个方向想。”

夏晚的目光微微闪烁了一下,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那个晚上,江屿靠在书房门框上,手指轻点图纸,平静叙述的样子。她垂下眼帘,掩饰住眼底流淌过的暖意,语气尽量平常:“偶然听人提起过类似案例,觉得有借鉴意义,就带着大家研究了一下。”

她无意独占这份功劳,却也下意识地保护着那份只属于他们二人之间的丶基于专业理解和精神共鸣的默契支持。那不是炫耀的资本,而是心底最珍贵的宝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