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必须要在材料充足,标准化施工,规律组装,高度细化分工情况下才能顺利进行。
也意味着,仿制的门槛不小,如果传统造船商人想学,还要先烧出来能用的铁钉,这期间甩个三五年不是问题。
而这三五年,等他们造出来差不多的船,埃因威顿的港口恐怕都下饺子了。
听到这里,贾格布已经挤到了跟前。
凯撒注意到本应该在开荒的贾格布,询问他来是有什么事。
贾格布清了清嗓子,说道:“拉沃森来信了。”
凯撒即刻提起精神,询问他这信里是说什么。
贾格布说道:“土豆,是土豆,夫人让磨坊主送信和土豆来了,去年种的一亩,今年竟然收了六百磅。”
在场的人皆挠起了头,第一反应是六百磅?开玩笑吧?
可是他们一想,这消息的来源肯定不会开玩笑,况且地是贾格布种的。
贾格布看向高斯里和莱蒂伦
“我来这里,正是为了找你们,等商船造好了,一定先往大陆东南部的海岛去一趟,这土豆,据说就是商人从那片岛上带回来的。
我刚刚听说商船十二月就能出海,那么多久能到东南海岛?
要是能在三月份之前带回来就刚好催芽。”
高斯里闻言,点头说道:“我算过,如果沿着大陆附近航行,风向适合,空船航行四周就能到东南海岛。
如果是满载情况下,回程需要六周。”
高斯里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因为用了太多铁,吃水深,所以速度上要比别的船慢一点。
不过,十二月初就走,紧赶慢赶,三月也能回来。”
高斯里做了保证,贾格布也估摸着自己这里要的工序。
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找到这种作物的原产地了。
他们几人齐刷刷的看向了莱蒂伦。
作为在场唯一一个走过路上商队,船队也走过的人,这以后自己有了商船,势必是要他带着手下出去做生意的。
莱蒂伦眨了眨眼,反应了一下,说道:
“没问题是没问题,土豆这东西,拉沃森其他人家也有种一点,都说是从东南海岛来的,既然有,那我肯定就能找到带回来。
不过,找作物虽然重要,出海可不能空船啊。
我刚刚替工坊接了一个大单,正好是卖到东南的珈拉穆国的订单,总共五千一百件瓷器。
五百套青釉瓷餐碟,八百套红釉瓷花瓶,五百套白釉瓷水盂。
半年的工期刚好做完,都指着这艘船送过去呢。
既然进口土豆的事情不能耽搁,送货也不能耽搁,那来去的过程自然是没法子省。
我看,造船的工期就还得压,现在造船的人手是不是少了?
不如忒休斯先生你再培训一些工人吧。”
于是,压力又给到了可怜的造船商忒休斯。
凯撒主持着公道,他想了想,也只能这么做。
于是叫这忒修斯去邓佛姆林招人,把钉船壳的工期再压缩三分之一。
现在埃因威顿最缺的就是劳动力,哪里的生产都少不了人,只能去问家里招了。
相比起五湖四海的劳工,这些户籍就近的人更能放心的用。
忒休斯原来只是个小造船商,现在作为船坞的管事,自然是没有什么话语权,只能听吩咐。
好在,男爵和这些管事不仅提出问题,也能找到解决办法,他很多时候只需要跑腿,干安排好的活儿。
商量好之后,凯撒叫乔治把他们议论的事情挨条记录下来一份加急送去拉沃森,要等到回复同意之后才能去做。
过后,众人在船坞议完事,趁着空闲,干脆就去工坊看瓷器的新样式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能卖这么大一笔数量,除了负责营造的,大家都还没仔细瞧过。
瓷,这是大货样品送回拉沃森之后,奥利维娅给定的名字。
在她替这种高温瓷化器皿命名之前,工坊还是叫陶。
而在莱蒂伦的营销之下,已经将这种美轮美奂的瓷瓶卖的比铜胎珐琅彩还贵了。
这笔大订单,要送去珈拉穆国。
这正好在大陆的东南角上,与东南海岛带隔着几天的航程。
珈拉穆是一个产橄榄和橘子,天气炎热,有天然海绵和葡萄,还产玻璃的地方。
由于这里的橄榄油和葡萄酒十分出名,所以国家十分富裕,而珈拉穆的王都也在海边。
那里来的大商人,其实也就是国王的亲朋,是王室的买办,所以才出的起这么多钱。
这几样釉色丰富的瓷器,是在工坊搬迁到埃因威顿才开始大规模试验并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