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荷镇定地开口,说:“大舅,二舅,你们一人三份,我们家拿四份,就已经够占便宜了,毕竟以后的力气活,还得靠两个表哥,还有,你们挖的这么多鬼芋也不算钱,这要是你们只拿两份,不合适。”
“要么,这些鬼芋,就算钱,要么,就按之前说的。”姜荷可是认真想过的,比例分配之类的,她们家只有娘和姐姐能干这活,体力活,那肯定是不如两个表哥的。
“这……”
方昌和方宽兄弟俩对视一眼,最终,还是没能拗过姜荷。
方昌兄弟拉过方兴来和方家顺兄弟两个,一定要多干活,还有,夜间要警醒着一些,千万不能让人欺负了方翠英他们。
等方兴来和方家顺兄弟学做蘑芋豆腐的时候,方昌则开始修补房间了。
方宽拿着刀出去了,做蘑芋豆腐要烧很多柴禾。
方宽并没有直奔后山,而是走的大路,一路上,碰上很多大桥村的村民。
“我们来给妹妹砍柴,怕她们孤儿寡母的受人欺负,让我儿子和侄子过来帮忙一段时间。”
转了一圈后的方宽回来,气呼呼的。
“怎么了这是?谁欺负你了不成?”方昌看着方宽,只觉得莫名其妙,出去的时候不是说,见见村里人吗?怎么回来就这副脸色了。
方宽把陈狗子的事一说,方昌顿时就怒了,幸好两外甥女厉害,不然的话,翠英岂不是被人欺负了?
本来就成了寡妇,再被人欺负,她还能活得下去吗?
方翠英再三解释,也还是被方昌和方宽兄弟训了一顿,更恨他们为什么没有早点让方兴来他们兄弟过来,有男人在,还怕别人再欺负翠英她们吗?
“小兰,小荷,下次,不对,是以后,有什么事情,让你表哥出面,别自己动手,听到没有?”方昌也不忍心训两个外甥女,只能好言好语地劝说:“你们是姑娘家,要爱惜名声。”
“嗯嗯。”姜荷乖巧地应声,至于再碰上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动手,那是毫无疑问的。
……
“娘,你们回来了。”姜荷站在屋子里,看到他们回来,忙说:“你们快进屋,屋里生了火,煮了姜茶。”
今天下雨,又是打雷又是闪电的,姜荷担心,一直在门口盼着他们回来,就怕路上出了一星半点的事。
“小荷,你别在外边站着,冷。”方翠英她们一进屋,在外间的泥地上,顿时落下一摊水。
“姜茶。”
姜荷给他们一人泡了一碗姜茶,热腾腾的姜茶,喝了之后,格外地暖身子,方翠英将今天挣来的银钱交给了姜荷。
姜荷当着大家的面,一个一个地数钱:“二百九十文,三份就是八十七文钱。”
她数了八十七文,分给方兴来和方家顺说:“兴来哥,家顺哥,你们数数。”
“小荷都数得很好,不用数。”方兴来直接将钱收起来,短短的几天,方兴来从最开始的震惊,到现在,摸到八十七文钱,也能非常平静地接受了。
按这个挣钱速度,他很快就能攒到钱了。
“小荷,你的数数真快,能不能教教我?”方家顺拿着钱串子,犹豫了好几天,总算是说出来了。
姜荷顿了一下,方翠英和姜兰看着她,倒没觉得不对。
“其实,很简单的,我也是跟着姜青学的。”姜荷解释着,认真地教他们怎么数最快,五个五个地数,很快就能数到一百了。
方家顺学着数了一遍,很快就学会了,他高兴地说:“小荷,你真厉害。”
他以前总是一个一个地数,还得数二遍,生怕数错了。
“家顺哥,你也厉害,学一遍就会了。”姜荷浅笑着回答,这几天的相处,姜荷发现,这两个表哥真是不错,干活利索不说,眼神清正,不像那种有花花肠子的。
是我绣的
“轰隆。”
外边雷雨交加,大雨就像是打翻了水盆子,从天上往下倒。
“不会漏雨吧?”姜荷有些担忧地看向茅草铺的屋顶,这要是漏雨,可完了。
“不会,前段时间我爹他们都加盖了屋顶,保准不会漏雨。”方兴来看着这雨一时半会也下不完,简单地烘干了一下鞋子,就开始搓蘑芋水了。
大大的木盆子是昨天方昌送过来的,有了这个木盆子,搓蘑芋就变得容易了,也更好使力了。
方家顺也拿着另一个盆子开始干活,姜荷让他们休息也不愿意,按他们兄弟的说法就是今天不干活,明天就没有蘑芋豆腐往县里送了。
方翠英蹲在屋子门口洗鬼芋,姜兰一边照看着姜秋,一边正在纳鞋底,经过一个冬天的努力,她纳出来的鞋底,总算还能看了。
姜荷自从教会了他们怎么做蘑芋豆腐,怎么保存之后,就让他们折腾了,她则是每天赶工绣枕巾,眼看着交货的时间快到了,她的枕巾,也快绣完了。
外边雷雨交加,丝毫影响不了姜荷。
春天的天,说变就变,昨天还是雷雨交加,今天就是晴空万里了。
姜荷带着绣好的枕巾去县里。
“小荷,你跟着兴来和家顺,有什么事情,千万别逞能。”方翠英不放心地叮嘱着。
姜荷默默地收拾着她的东西,该带的东西都带了,她道:“娘,你就放心吧,我又不是第一回去县里!”
锦绣坊,姜荷今年还是第一次来呢。
“钱掌柜,戚婶婶不在吗?”姜荷每回来,都见到戚六娘在店里,这次突然没见到,还有些意外呢。
“是姜姑娘啊,东家病了,已经好几天没来店里了,姜姑娘有什么事情,尽管和我说。”钱掌柜认识姜荷,能被东家另眼相待的小姑娘,她自然是认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