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叔回来了!”
“这次待几天啊?”
甫一入镇,便有不少乡民上前寒暄。众人言语热络,可见九叔在此地颇受敬重。
“嘎吱——”
道场久未启用,房门一开,霉气扑鼻,屋内满是尘灰堆积。这处居所远不及义庄宽敞,仅是一处简陋院落。
“咳咳……师父,要不咱们住店吧,反正就几天。”文才被灰尘呛得直咳嗽,小心翼翼提议。
“住店不用银子?”九叔斜眼一瞪。
“可这儿太脏了,打扫起来费劲。”文才嘟囔道。
“正因为费劲,才叫你们来。”九叔冷声道,“不然带你们干什么?”
“啊?”文才一愣。
“还‘啊’什么?赶紧收拾,扫不完今晚别吃饭。”九叔语气不容反驳。
“哦……”文才耷拉着脑袋,只得动手清理。
“法海大师,请随我来。”九叔转身对张玄说道。
二人步入侧屋,九叔拂去一只旧木箱上的厚灰,掀开盖子,取出一口黑黝黝的丹鼎。鼎身不大,约莫脸盆尺寸。
“这是我早年学炼丹时用的。可惜天赋不足,只懂些粗浅门道,后来便搁下了。”说着,他将丹鼎递给张玄。
“多谢林道长。”张玄双手接过。
心里默默盘算:若将来炼成菩提丹,定当奉上一颗,以偿今日赠鼎传知之恩。
“法海大师不必言谢。这东西放着也是蒙尘,到了你手中,或许真能派上用场。”九叔淡淡一笑。
……
次日清晨,用过早饭,张玄便独自出门。他想看看这酒泉镇的市井风貌,顺便寻个茶馆,消磨半日光阴。
镇子格局与任家镇相仿,皆属大镇。张玄信步而行,不多时,走进一间临街茶楼。
“客官,想用些什么茶点?”店中小二快步上前,语气谦恭。
“上一壶龙井,再配两样糕点。”张玄轻声道。
“马上送来!”小二应声退下。
不远处的桌边,一位穿着新潮的青年与一名戴眼镜的胖子正低声交谈,气氛略显紧张。
“我这酒坊顶天值五千块,你这般压价,不怕将来遭报应?”胖子脸色发青,声音微微发颤。
“生意归生意,况且你的厂子闹得沸沸扬扬,谁不知里面有蹊跷?卖不卖,全凭你一句话。”青年嘴角微扬,神情从容。
“别听外头乱传,说什么闹鬼!你留过洋,难道也信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胖子推了推眼镜,试图稳住情绪。
“信不信由我,有没有鬼,大家心照不宣。若真清白,你又何必急着脱手?”青年笑意更深。
“行,你厉害!趁人之危,落井下石,就算真有邪祟,我也不是怕事之人!”胖子嘴上强硬,眼神却躲闪不定。
这时,小二端着茶具和点心走近,“客官,您的茶点到了。”
张玄刚要动筷,忽见街对面九叔带着文才和肥宝缓步走来。他正欲招手,那胖子已猛然站起,高声呼喊:
“阿九!阿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