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太子他不太对劲免费阅读 > 第67章 六十七 探寻身世过往(第2页)

第67章 六十七 探寻身世过往(第2页)

他再加倍努力,或能真的拥抱明月。

顾熹之的心志愈发坚定,朝着这个方向奋勇前行。

但同时,他的政务也不可有丝毫懈怠,在再一次去通政司经办翰林院的政务时,时间还早,翰林院的公文没办法即刻就审阅备份妥当,顾熹之想起父亲一事,顺道在通政司探寻了起来。

根据年份推算出了父亲在京为官的大致时间,查阅起吏部的任职载册还是很快的,非顾姓顾熹之看都不看直接掠过,很快便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顾衡。

“顾衡,字慎文,籍贯京都,生于嘉和十三年九月……”

姓名,表字,年份全都分毫不差,是他父亲,就是这份资料。顾熹之将其小心取出一个字一个字地观阅过去,在心里默读。

他早知道父亲学识谈吐不俗,想来是京畿中人,不想还真的是,父亲是前户部侍郎的庶子,出身虽然不高但极其机敏,文武双全,十七岁便考中进士入朝为官,虽不及顾熹之探花的名次之高,但却比顾熹之如今的年龄还少三岁。

甫一入仕便得当时的君王嘉和帝重用,就分配在如今的通政司任职,上可听机要,下可达圣意,一时风头无两。

甚至资料中连他生得貌若潘安这类的溢美之词都记录在册。

顾熹之看完第一页,迫不及待地翻阅到第二页。

嘉和三十三年,也就是他父亲在通政司任职的满第三年,政绩斐然,本该擢升到一个更高的文官之位,但也就是在这一年,新帝登基,也是当今皇帝,在这个当口上顾衡弃原本的大好仕途于不顾,与家族断绝了关系毅然决然弃文从武,转投禁军从头开始。

顾熹之看到这里不禁倒抽了口气。

不明白父亲为何这样做。

他当然不是在责怪父亲弃原本的仕途荣华,改为武官,成为武官之後履历就平平了,甚至没做几年就辞官去乡,京中彻底没这号人了,连带着他也从原本的京畿世家子弟沦为乡村野小孩。

顾熹之只是好奇,太好奇了,可惜这份资料的记载中只有顾衡为官时的政绩,并未阐明他这样做的原因,就连他转投禁军之後的政绩也只有寥寥几笔,两相对比堪称一个天一个地。

顾熹之翻来覆去地看,再去找其他资料,却找不到更多了,总共记载的只有这两页,後面的是同年其他科举进士,无甚关系。

顾熹之不舍得放回,将那两页复又从头看起。

不知在这看了多久,一名老者来到顾熹之跟前,他是通政司的杂役人员,专门负责为司内文书防护驱虫的。

顾熹之还以为这不合规矩,正准备将资料放回去,却见老者睃着眼睛道:“顾大人?年轻人,你也知道他吗,还是听说过,也是特意过来打探他的事迹的?”

顾熹之闻言眉梢一动,“嗯?很多人听说过来探听这位顾大人的事迹吗?他很厉害吗?”

老者眯着眼睛微微笑,道:“他是很厉害,还是我年轻时的上峰,不过大家来探听不是因为他很厉害,而是因为他的轶事,当年京城私下里可是很轰动呢,盛极一时,直到现在还是诸多小辈的楷模,不过是反面楷模。”

顾熹之心头一跳,直觉这不是什麽好的事情,但他想了解父亲过往的心情胜过一切,还是屏息听了起来。

老者虽然不再年轻,平时当值寂寥,但说起轶事八卦的热忱,却丝毫不逊于年轻人,甚至因为年龄经验所赋予的成熟,描绘起来更加绘声绘色,啧啧有声,而且不知道与人说过多少遍,十分地驾轻就熟,道:“这位顾大人年轻有为,奈何就是太年轻了,只知道读书做学问,对男女之事一窍不通,这才一栽就栽了个狠的,把自己後半辈子的仕途都栽没了。”

“男女之事?!”顾熹之震惊,眉梢都忍不住微微抽动。

“不错!”老者见他感兴趣,唇角笑意愈大,甚至比顾熹之都显得更急切几分。

顾熹之抿了抿唇,等待对方解惑。

老者便熟练地探过头来告诉他:“这位顾大人可了不得,为了一个女子和家族决裂,弃文官从武将,只不过从武没翻起什麽水花罢了,不然,更是个传奇了,可惜後来……罢了,不提也罢,不过他还是和那女子在一起了。”

听老者这麽说,顾熹之便知晓他说的是自己母亲了,遂转口问他这名女子如何。

老者见他问起那名女子,登时摇头,唏嘘叹道:“不好,不是良人,不过顾大人很喜欢,孽缘呐,哎。”

顾熹之眉梢又是微微抽动。

这回不用顾熹之主动问,老者自己便说了,“那女子听说并不是京城官家的小姐,只是来投奔的堂亲,因失去怙恃才在京城本家一直住了下来,形容貌美……据说,只是据说啊,老朽我也不曾亲眼见过,那女子生就了一双明眸善睐双目含情的桃花眼,在不论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堪称绝代佳人,但若论其他条件,却——”

“怎样?”顾熹之眉梢紧蹙,心弦绷紧。

老者一摇头,继续道:“不好,若只是身份差距便罢了,京城官家的堂亲配同为官家的庶子倒也不至于配不得,只是,老朽方才不说了麽,那女子貌美绝代,是以心比天高一心向往京城权贵,尤其是——”

老者指了个方向,顾熹之心下一惊。

只因那被指的赫然是紫宸殿皇帝所居寝宫的方位。

“你晓得了吧,这样的一个女子,哪个官宦人家敢娶?更不提那女子浅薄虚荣,见地狭隘,弄出了不少贻笑大方的笑话,便是娶个平民女子为妻,都远胜这样一个随时都会成为家族大患的祸水。”

“再後来,当今陛下登基,那女子的本家势力随着新帝登基被清缴,连带着她也被终身充作宫奴宫婢,权贵梦是彻底破灭了,这才退而求其次不知使了什麽手段让顾大人为她倾倒,做到这般常人所不会做的弃文从武,最後还真将她顺利带出宫了,再後来,老朽就不得而知了。”老者说着仿佛颇为可惜的样子,唏声叹惋。

最後还不忘谆谆教诲年轻人可千万别学这位少年成名,却为美人钻牛角尖毁了自己一生的顾大人。

顾熹之听完心内五味杂陈,不知作何感想。

後面的事情老者不知道,他却是知晓的,他父亲转为武官再出宫是费了很多心思的,否则也不会伤重留下病根没几年就过世了。

不过,有一处不对劲。

按照老者所说的轶闻时间推算,他是在母亲还在宫里的时候就出生了,宫规森严,她的母亲是如何能够安然将他生下的?即便能,她母亲的主子定然是个好相与的,且位高权重,否则这等作奸犯科之事一旦败露,从婢到主,皆受牵连,寻常主子谁会甘冒风险。

再有,他之前性命危在旦夕,也是母亲托了旧日为奴为婢的情分才得以进宫的,更加说明了母亲当年为奴婢时她的主子位分很高,对她极好。

後宫之中能有这样位分的,不过两人,太後娘娘和皇後娘娘,具体是哪一位呢?

顾熹之陷入深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