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趟把心结解开也挺好的。”
“嗯,我觉得有些事情就算不想做也得去做,一直逃避也不是办法。”
靳舟有些欣慰。
看来过了个生日是真的长大了,以前他哪会主动说这种话。
“闭上眼睛睡吧,明天的事明天再去想。”
“靳舟,你能一直当我哥吗?”
因为不安,说这话的时候宋舒阳眼睫一直在轻轻颤抖。
“当然可以,”靳舟已经习惯了他天马行空的要求,低下头吻他的眉眼,“只要你想,我就一直是,就算未来我们在一起了也是,就算分手了也是。”
宋舒阳翻了个身,小声嘟囔:“都没在一起就想着分手的事了。”
嘴上抱怨着,神色却恢复到了安定的状态,嗅着靳舟身上好闻的气息,陷入了深眠。
柏拉图恋爱
越临近那个日期宋舒阳心中就越是不安,可真的到了那一天,坐上飞机心情却反而平静了下来。
有些事不是难做,而是怕去做,又不得不做。
“整整十二年了。”他看着舷窗外说。
靳舟安抚性地把手贴在他手背上。
他很久之前就针对性地看过心理学的书,在和宋念促膝长谈后,对于宋舒阳这种回避型依恋的成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可以说99都是源于他父亲。
宋舒阳的父亲是个很典型的东亚家长,信奉打压式教育,童年时期的宋舒阳完全没有收到过任何来自父亲正向的情绪反馈,他永远都是那样一副不苟言笑的表情。
他挑食,父亲会罚他一整天不准吃饭;他乱扔玩具,父亲会把他所有的玩具一股脑全扔了;他考班级第二,父亲会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考不到第一,无视他所有的进步和努力。
哪怕真的考了班级第一,也只有一句轻飘飘的“再接再厉”。
而对于宋舒阳来说,真正的童年噩梦是被关小黑屋,每当他在幼儿园调皮捣蛋的时候,父亲就会把他锁进家里那个满是灰尘、没有灯光的杂物间,任由他皮肤红肿过敏,怎么哭闹也不放他出来。
可在这同时,他又会冒着大雨从公司赶到家里取他遗落的作业本,再一路仔细护送着交到老师面前,为他证明他真的只是忘带了,不是没写;会精心研究菜谱,尽量把他不爱吃的菜做得更美味一点;会偷偷在日记本上写下:阳阳这次又进步了三名,爸爸为你骄傲。
就是这样别扭的爱,使得宋舒阳在成年后完全无法好好回应别人的爱意。
宋念在他人格塑造关键时期缺席的全部原因是:她病了,患上了严重的产后抑郁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根本没办法照顾宋舒阳,后来一痊愈就立刻雷厉风行地离了婚,带着孩子回到故乡独自抚养。
在宋念的细心呵护和靳舟的陪伴下,宋舒阳还是好好地长成了一个阳光开朗小少年,但童年的经历奠定了回避型人格的基础,父爱的缺失也或多或少影响了他的择偶观。
如果故事只是这样就好了,宋舒阳就可以单纯地恨自己的父亲。
可问题就出在八岁那年,宋舒阳爷爷奶奶极力邀请他去京市过暑假,他也想去,可他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己的父亲,选择了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