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每当我落笔来书写1924年的时候,我总是无法避免的去谈一桩事件。
它是否改变了英国可能的发展呢?
那恐怕要後人来评说了。
时至今日,至少在我为这个故事的出版而重新整理1927年至今的手稿的时候,它仍然衆说纷纭。
我承认,我最初的稿子太过有失偏颇。
所以,读者们,原谅我稍加修改与润色。我所写的并不是历史,也未必正确。
——弗瑞·本,1958年于查令十字街补记
……
我素来喜欢事务所外面街口的烤栗子,温热的,带着焦香的。
卖家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大爷,头发已是花白。他总是在固定的位置卖着小吃,风雨无阻。
就算是为了照顾大爷的生意,我也常常去购买,简偶尔也会替我带些回来。
我想了又想,决定让回忆让我站在大爷烤栗子摊前的那个下午开始。
彼时的简出于某种原因和梅尔小姐一起出去了。
我向大爷要了四份烤栗子,我的,老滴答的,还有两份留着,给梅尔和简。
我付了钱,就在一旁慢慢的等着。
哦,亲爱的读者们,无需担心我的安全,我的武器在我的包里,简的承诺也并不玩笑。
大爷的动作细致且认真,那总要不少时间。九月的伦敦带着秋天的凉意,行人也总是步履匆匆。
“号外号外!”
“大选在即,工党支持强势,有望继续当政!”
“工党宣言!为了工人!为了人民!为了英格兰!”
卖报的小童从远处跑过来,边跑边喊,一手挥舞着手里的报纸。
“先生!买一份报纸吧!”
“小姐,买一份吧!”
报童为了生计不遗馀力地推销着,而站在路边的我,正好需要这样一份报纸来消磨时间。
不论什麽时候,政治都是永恒的话题,何况在那样一个敏感的时间段。
当时头条就是大选。
工党的领导人在报纸上意气风发。
毕竟自1923年他们上台,采取了各种有效的行动,执政期也算得上是民心所向。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仍然可能连任,即使是在那样的危机之後。
时间在等待里总是走得慢些,而人们也总爱在这缓慢的缝隙里找些话说。
那天的天气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差,灰蒙蒙的,是伦敦常有的样子。
因我是老主顾,大爷一边熟练地用铁铲翻动着栗子,一边擡眼看了一下我手中的报纸。
“哦,小姐,”他声音有些沙哑,伴随着铁锅和石子窸窣的碰撞声,“今日的报纸上,又讲了些什麽大道理?”他没等我回答,便像是自言自语地接了下去,“……总要找些话聊聊,对吧?我不得不加快点速度……就是不知道,您是否愿意听个老家夥絮叨絮叨。”
“哦,当然,”我从报纸上擡起头,“没什麽,报纸上讲的……不过还是大选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