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还给她改了名字,唤做顾宁熙,小字瑜安。
母亲对此深信不疑,况且在军伍之中,将瑜安当作男孩儿养可以省却更多危险。
将大师所言和盘托出后,母亲再三告诫他不得将瑜安的身份外传,否则会破了大师之语,害了妹妹。
他郑重点头,守口如瓶,心中却欢喜不已。
他做梦都想着要一个妹妹,没有想到,老天爷竟听进去了他的话。
弟弟变成妹妹,愈发叫他宝贝起来。
家中四个孩子,只有他和瑜安年岁相差无几,能玩在一处,感情也最深厚。
身处北齐,顾宁婉不得不想到另一事。
“在徐州时,山高皇帝远,隐瞒身份倒也无妨。如今到了北齐,你再扮作男儿,届时若是被发现治一个欺君之罪,怕是不好。”
顾宁婉的话不无道理,也并非空穴来风。
顾宁熙已然平安长成,不必再避讳大师之语。她既近成婚之期,身份自然是瞒不住的,还是要早做安排。
就这么顺势恢复女儿身也好。
顾家处在风口浪尖上,不能叫人拿住错处。
顾宁熙沉默须臾,道:“二哥,我自己再想想。”
才入皇都,满心疲惫,倒也不急在一时。
顾宁熙吩咐檀佳收好这几匹锦缎。
顾家跟来的旧人居于一处,檀佳为女眷,也是她身边唯一的贴身侍女。此番跟随她来了北齐,顾宁熙留她住在自己院中,单独辟了一间房。
“还有——”顾宁婉取出一个四方的包袱,卖足了关子,“打开瞧瞧,保管你喜欢。”
顾宁熙倒没抱什么指望,随手开了包袱,待看清眼前物什,不由有些惊喜。
几册旧书码得整整齐齐,竟是她找寻许久的《六略兵法》。
她小心翼翼地翻看查阅过,正有自己缺的那几卷。
书页已泛黄,字迹依旧清晰工整,散着墨香。
顾宁婉不无得意:“我跑了五六家书铺才搜罗起来的,总算没叫你失望。”
“多谢二哥。”顾宁熙颇为宝贝,如此一来,这一套兵法她就只缺了三卷。
“还有几家旧书铺,回头二哥再替你找找。怎么样,还是二哥好吧?”
“嗯。”
顾宁熙猜到他的心思,果不其然,顾宁婉接着道:“那你可否告诉二哥,当年在代郡,你到底是怎么从齐帝手上脱身的?”
对于这桩旧事,妹妹总是不愿多提。
顾宁婉本也不欲追问,但如今他们身处北齐,怕齐帝发难,还是要早作提防。
“我么?”顾宁熙说得轻巧,“借了他一枚出城玉令罢了。”
至于如何借,当中波折她未多言。
顾宁婉玩笑道:“既是借,到了北齐地界,你莫不是还要将玉令物归原主?”
无心之言,却一语成谶。
府上管事匆匆来报:“二位公子,宫中传了谕令来,请三公子出去接旨。”
揭过这一节,陆憬淡淡道:“顾宁熙如何?”
陛下独独点出顾三公子,谢谦心中一凛。
顾家世代镇守徐州,在徐州威望颇高。顾平钧将军威名更是响彻三国,此番归降,陛下厚待于他,已赐封魏宁侯爵位,令他仍旧驻守徐州。
而顾将军膝下三子一女,长子封魏宁侯世子,长女加郡君之衔。至于剩下二子,则随大军一道归来,至皇都另行封赏。
昔年在边关,顾三公子顾宁熙对陛下有过一箭之仇。虽未伤及陛下,箭镞仅射中了衣带钩,然……
北齐与北梁对峙多年,谢谦自信陛下不会没有容人之量,却还是不由为顾宁熙捏了一把汗。
他不知是否该先为顾宁熙说情,犹豫了一会儿,继续说起平溪口遇袭之事。
羯族骑兵来势汹汹,彼时的他毫无招架之力,两万兵马被羯族压制,军心不稳。
是顾宁熙当机立断,借他之名丢弃辎重。趁羯族为抢夺军资动乱之际,利用地形设伏大破敌军,方转危为安。
顾家与羯族是多年的对手,谢谦也不知为何,危难时会选择相信顾宁熙,听从他调遣。
他叹口气,顾宁熙小他三岁,熟知兵法远在他之上,更能自如用于战场之中。
陆憬轻叩桌案,一应事宜,谢谦已在军报中简略提过。如今再度说起,更为详致。
“陛下,顾家三公子确有将才,臣自愧不如。若他诚心归顺,臣以为……或许可以一用。”
谢谦大胆举荐,北齐用人从来不拘一格。
忆起方才离去的那道身影,陆憬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