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羡安蹙起眉,正待开口——
此前一直静立一旁的苏氏忽然抬眸,声音虽带着久未言语的淡哑,却依旧清越从容,一字一句清晰得体:
“颜大人好记性。妾身也记得,当年万寿宴上,大人是与夫人和府上大小姐一同入宫的。”
她微微一顿,见众人目光汇集,才继续温声道:
“宴席之间,令嫒聪敏过人,解开了西域进献的九曲玲珑环,四座皆惊。”
一旁的杨氏忍不住嗤笑插话:“这桩事京城谁人不知?早已传为佳话了。”
苏氏却不急不恼,眸光沉静,转而道:“但鲜有人知的是,之后令嫒不慎失手,打碎了先皇后心爱的那盏琉璃缠枝莲纹杯,当时惊得面色如雪,不知所措。”
话音甫落,颜尚书花白的眉峰骤然一紧,持须的手指也顿住了。
旁侧的姜世安同样神色微变,看向苏氏的目光里已掩不住惊疑。
苏氏依旧平静,徐徐又道:“后来,令嫒向先皇后敬献了一枚绣有岁寒三友纹样的荷包,针法细腻、意境清雅,反得皇后娘娘称赞了一句。”
说到此处,颜尚书已然容色动容,目光深沉地望着苏氏——
只因这荷包实非颜家小姐所绣,而是当年苏氏察觉小姑娘无措,特命身边女官悄悄送去解围的。
此事极为隐秘,就连颜家也仅有寥寥几人知晓。而此刻苏氏为自证身份,却仍言辞含蓄,并未当堂点破这桩旧情。
颜尚书不由深吸一口气,肃然叹道:“此事细节……确实只有老夫与家中几人知晓。你竟……”
“凭此旧事,不足为证。”白羡安道,“时过境迁,总有宫人或他人口耳相传……”
“若依白大人此言,”云昭冷声打断,唇角绽出一抹冰冷的讥讽,
“今日不论她举出多少旧事细节自证身份,您是否都能以‘或有人知晓’为由驳斥?
难道非要她以死明志,才能证明所言非虚?”
这就是这世道的可笑之处。
莫非一定要逼得人剖腹取粉,才有可能自证清白?
云昭心里清楚得很,被人质疑时,绝不能顺着对方思路走,而是要把对方从质疑别人的制高点拉下来,将他送到被质疑的位置上去。
堂下的百姓也在这时议论纷纷:
“这云小姐说的,似乎也有几分道理……”
“总觉得白大人今日不似平常,好像刻意针对苏氏似的?”
“细想想,若我被人替换,家中上下都不认,这该如何自证?真叫人不寒而栗!”
云昭目光如刃,刺得白羡安想起昨夜被窥破隐秘的不安,他心头猛地一凛,竟一时语塞。
云昭忽而转向轮椅上始终低垂着头、一言不发的女子:
“他们都说你是苏氏,那我问你——
此刻竟有人在此质疑你的身份,冒认你的夫君、你的女儿,你为何还不厉声喝骂其大胆无耻?
堂堂尚书夫人尚在堂上,岂容他人肆意冒充?!你为何不说话?!”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纷纷朝轮椅上的女子投去怀疑的目光。
百姓们也恍然大悟,议论声更甚:
“是啊!就算病重,身边嬷嬷也该代为发声啊!”
“看她脸上,竟无半分怒色,实在不合常理!”
“如果是真的,那岂不是说,堂堂尚书府,将一个假货养在家中,反倒让真的流离在外,尝尽苦楚?”
赵悉一拍惊堂木,斥道:“苏氏,你可有何话说?”
那女子冷汗涔涔,剧烈咳嗽起来,嘶哑道:“唔……唔……”
云昭眼色一厉。
姜世安急忙上前:“诸位大人明鉴,内子近来感染风寒,喉咙沙哑,实非不愿,而是不能开口啊!”
云昭与真苏氏交换了一个眼神,皆看到彼此眼中的讽刺——
前后不过几日,姜世安竟已毒哑了南乔的喉咙!
姜世安果然够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