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表示不能打击夫人的积极性,“夫人买的油饼,老爷肯定爱吃。”
然这日陆桑榆没回家用膳,跟时云起等人在宫里陪文暄帝议事。
晚膳也是在宫里吃的,精致,清淡,能果腹。
回来时已是月上柳梢,陆桑榆闻到了一阵香味。
婆子喜滋滋地说,“那是夫人买的土豆油饼,今晚大家都吃的这个,夫人兴致极好,跟咱们同桌而食。”顿了一下,又说,“老爷要吃点吗?夫人还给您留了几个,灶上温着。”
陆桑榆道,“不麻烦了。”
他还要整理公文,哪有空把心思花在这些俗物上。吃饭睡觉都是浪费光阴,他都恨不得把一刻钟掰成两刻钟用。
婆子显然被打击了,怏怏看着老爷的身影没入书房。
她重重叹了口气。这个家平静安稳,就是缺少了烟火气,不像个正经过日子的家啊。
陆桑榆推门进了书房,见晏星辰正伏案疾书。
二人颔首为礼,各归书案忙碌。
小厮吴用屏息研墨,墨香在添灯油。他俩起初还觉得老爷夫人的相处模式稀奇,久了也就习惯了。
二人手脚都放得轻,满屋只余纸页翻动的沙沙声,灯芯爆开的噼啪响,并几人交错的呼吸。
晏星辰在纸上列了一串名单。她准备写一本《北翼山河记之丹青志》,记录那些为北翼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让后代铭记。
写到“陆桑榆”几个字时,她忽然顿住了笔,墨汁在“榆”字上洇开了一朵小花。
不知为何,她脑子里跳出一句话:他固执,他谦逊,他一身正气。
陆桑榆忽有所感,抬头朝晏星辰望去,又摸了摸自己的脸,“墨染到脸上了?”
晏星辰摇摇头,“我只是在想,要怎样写一个百姓心中的陆大人。”
他摆手自嘲,“区区俗吏,有什么好写的?”
晏星辰把她要写一本《丹青志》的想法和构思说出来。
他起初含笑静听,渐次凝神,时而追问细节,时而颔首赞同。
待她语歇,他忽起身近案,目光扫过所列名录。
一个个名字撞进眼底,灼得他眼眶发烫。那种感觉很奇妙,分明是身边的同僚,却又像是要把这些人都铸进青铜鼎,等着受万世香火。
不自禁憧憬后代子孙捧卷诵读时,该是怎样景仰滔滔?
甚或入书院课考,成为天下士子必背的范本!
只是青史千钧重,非铁骨丹心,又岂敢轻占一行?陆桑榆自认如今的自己是达不到青史留名的标准,唯加倍勤勉,方不负《丹青志》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