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她刚刚窥得闻氏的秘密,她怕极了,漫天史书落下,纸页如飞雪,她被夹杂在历史的洪流中,茫然无助。殊不知,自己已成为后人必当提及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她当时太害怕了,以为东君之后再无生路,遂提笔写了一行:我们终将死于太阳。
也罢也罢,人类的未来靠一颗勇气来撰写,这份勇气,照耀千秋。
前人一梦,后人一勇,百代流芳。
晨曦微曜,闻霄骑着乌黑的小马,同祝将军上朝去了。
出门前,祝煜还是偷偷摸来了那本册子,只看到后页被用墨迹涂抹了一块,不知道闻王偷偷改了什么。
不过,日子还长,他可以慢慢拷问。
……
天地初生,混沌未散,东君御寰宇,征民血以奉。苍生艰苦,饿殍遍野。
时有闻氏名霄者,大堰玉津人也,年方二十三,目睹时艰,忧心天下,乃起抗争,游走诸国,说诸侯共赴天下大难,集百姓同纾民困。
时乌珠遗民,善铸器,心存复国之愿。霄感其诚,与谷合谋,遂集天下巧匠,熔精铜,锻良弩,巨若山岳,力能破云。
既得此弩,霄乃率诸侯之师,举义讨伐东君。麾下将士勇武,百姓以箪食以助之。历经数战,终破京畿,解苍生于为难,还百姓之自由。
东君既灭,霄乃与诸侯盟约,抚伤民,兴农事,铸云车。自此后,河清海晏,历二百余年无兵戈之祸。百姓安居乐业,尽享太平。
——《逐日千秋·闻氏本纪》
(正文完结)
番外一:玉归何处[番外]
“话说那不照川君侯丁氏,自幼饱读诗书,文采斐然,却身子孱弱,是个不能武的。此番谷氏威逼,他吓得魂飞魄散,欲反抗却无心力,几下便被捉住。彼时闻霄不好相救,只得设巧计,令那丁氏假死,随后将它偷偷运出……”
说书人讲到精彩处,人群里响起了欢呼声。
小二给客人添上茶水,上下打量着,又不敢真的直视。他对这个客人已经有了多番揣测,却不敢下定论。
只因前些日子,说书人说到缘中仙人苦苦纠缠闻霄,这人气得一脚踹翻了桌子,当场大喝,“胡说八道,那仙人木石之心,懂什么情情爱爱?”
这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桥段,能有人如此生气,定然是利益相关。
小贩想着,艰难地吞了口口水。余光悄悄勾勒他的身形,白衣红带,额间缚了条红白麻绳,和大家传言中的形象一样。
所幸今天没讲什么不该讲的,不然这小祖宗又要拆家了。
那边说书人仍在滔滔不绝,半个时辰的功夫,讲到了阮玄情之死。
小二见祝煜茶水已空,又来倒茶,动作战战兢兢。
祝煜却往他托盘上撒了把铜珠,“你不用害怕,我答应了我娘子,若是还想来听书,便不能再生气掀桌。”
给钱了,那便一切好说。
小二堆起笑容,道:“其实将军您想听什么,让我给刘爷说,他包能讲得您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