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作者冷魅 > 第 41 章(第2页)

第 41 章(第2页)

最让人动容的是一群女子学堂的学生,她们虽然笔迹稚嫩,却都写出了自己的见解。有的建议广设医馆,有的主张整顿吏治,还有的提出要保护工匠权益。

这场别开生面的考试一直持续到黄昏。收上来的答卷堆成了小山,燕青命人立即整理,许诺三日内必给答复。

"陛下此举,真是亘古未有啊。"礼部尚书王文正感慨道,"只是。。。如此是否太过儿戏?"

燕青正色道:"王爱卿,你可知这些答卷中,有多少真知灼见?百姓终日劳作,最知民间疾苦。他们的建议,往往比朝堂上空谈更切实际。"

当晚,皇宫内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夜宴。不仅文武百官,连白日里那些参加考试的平民代表也被邀请入宫。这是大宋开国以来,第一次有平民踏入皇宫参加御宴。

宴席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对母女。母亲是个普通的农妇,女儿却在女子学堂读书,如今已是太学生。母女二人并肩而坐,一个说着田间的辛苦,一个谈着学堂的见闻,构成这个新时代最生动的写照。

"三年前,老臣还坚决反对女子读书。"赵明诚端着酒杯,对燕青深深一揖,"如今看来,是老臣迂腐了。老臣的孙女如今在太学读书,前日写的策论,连太学博士都称赞不已。"

燕青扶起老臣:"赵爱卿能够与时俱进,才是国家之福。"

这时,林婉清起身奏道:"陛下,臣有一事啓奏。近日各地女子学堂上报,要求增设算学丶律学等实用科目。臣以为,女子既已读书,就当学以致用。"

"准奏。"燕青当即应允,"传朕旨意:各地女子学堂除经史外,增设算学丶律学丶医学等科。另在京城设立女子医学院,专门培养女医。"

这个消息让在场的女子们欣喜若狂。一直以来,女子生病都不便请男医诊治,如今能够培养女医,无疑是解决了大问题。

夜宴进行到高潮时,燕青命人擡出一面巨大的屏风。屏风上绘着大宋疆域图,但与衆不同的是,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各地女子学堂的位置。

"诸位请看,"燕青指着屏风,"三年前,这上面还是一片空白。如今,北至幽云,南至琼崖,东至海滨,西至陇右,处处都有女子学堂。这是天下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她顿了顿,声音有些哽咽:"朕知道,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有人反对,有人质疑,甚至有人以死相谏。但是今天,当我们看到这些女子能够读书明理,能够自食其力,能够为国效力,所有的艰难都值得。"

李师师适时接话:"陛下,臣建议将今日定为'开智节',每年此日,天下女子都可放假一日,参加各类讲学活动。"

"好主意!"燕青当即准奏,"自即日起,每年九月十五为开智节。"

这个消息通过快马传遍天下,无数女子闻讯喜极而泣。这个节日不仅是对她们身份的认可,更是对她们价值的肯定。

庆典持续到深夜。当最後一批百姓离宫时,星月已经西斜。

燕青与李师师并肩站在宫墙上,望着渐渐沉寂的汴京城。

"还记得三年前,我们站在这里时的情景吗?"李师师轻声问。

"记得。"燕青点头,"那时我们说,要让天下女子都能读书明理。如今这个愿望,总算实现了一部分。"

"只是一部分?"

燕青微微一笑:"是啊,只是一部分。女子虽然能够读书,但要做官仍受限制;虽然能够工作,但薪酬往往不如男子;虽然能够自主,但还是要面对诸多非议。"

她转身看向李师师:"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是至少,我们已经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远处,太学的灯火依然通明。那里,正有一群女子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苦读。她们或许还不知道,自己正在书写历史,正在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陛下,"李师师忽然郑重其事地说,"您开创的这个盛世,必将载入史册。"

燕青却摇头:"这个盛世不是我开创的,是千千万万不甘被命运束缚的女子共同开创的。朕不过是。。。为她们推开了一扇门。"

晨光初现,照亮了这座千年古都。宫墙下的汴京城正在苏醒,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每一个女子都有了追求梦想的权利,都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

(第四卷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