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太偶尔会端着一盅燕窝来看她,温言劝道“妹妹要想开些,这世道,女人不都是这么过来的?”
秦晚舒只是淡淡一笑,她知道大太太是好意,可这话听着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另外几位太太倒也没有为难她,二太太整日忙着打麻将,三太太专心教大少爷读书,四太太最爱逛街跳舞。
她们各有各的天地,与这个从内地来的、沉默寡言的五太太,始终聊不到一块去。
温正义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心疼得不得了。
他变着法子哄她开心,带她去浅水湾游泳,去半岛酒店吃西餐,买最新式的旗袍和饰,可秦晚舒总是淡淡的。
直到有一天,她无意中说起,在温州老家的院子里,母亲曾种过一片玫瑰。“春天开花时,满院子都是香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第二天,温公馆外的空地上就来了一群工人。
温正义亲自指挥,运来最好的土壤,从欧洲空运玫瑰苗。
他挽起袖子,和工人一起挖坑、培土,忙得满头大汗。
秦晚舒站在窗前,看着他在烈日下忙碌的身影。
香港的夏天湿热难耐,他的白衬衫很快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
有工人递水给他,他摆摆手,继续弯腰种花。
一个月后,玫瑰开了。
那天清晨,秦晚舒推开窗,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整个院子变成了玫瑰的海洋,层层叠叠,在晨光中带着露水,香气一直飘到二楼。
温正义站在花丛中,仰头看着她,眼神里带着小心翼翼的期待。阳光照在他身上,也照在那些为她盛开的玫瑰上。
秦晚舒站在窗前,久久没有说话。风吹过,玫瑰摇曳,像一片流动的锦绣。
眼泪无法自控的落了下来,不是委屈,不是愤怒,而是一种说不清的复杂情绪。这个男人欺骗了她,可此刻的真心,却又真实得让人无法忽视。
她慢慢走下楼,站在玫瑰丛中。
温正义走过来,轻轻握住她的手“晚舒,我知道我亏欠你太多。但我对你的心是真的,就像这些花,每一株都是我亲手种的。”
秦晚舒低头看着那些带刺的枝条,爱情或许就像这玫瑰园,美丽与刺痛本就共生。而她,已经身在其中,无处可逃。
次年,香港的秋末,温梨在傍晚出生。
雨下了一整天,淅淅沥沥地敲打着玻璃窗。产房里的哭声响亮而清澈,接生的护士笑着贺喜“恭喜温先生,是位小公主。”
温正义小心翼翼地接过那个裹在粉色襁褓里的小生命,她的手那么小,五指却紧紧攥着他的手指。
他走到床边,轻轻握住秦晚舒虚弱的手“晚舒,你看,我们的女儿。”他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前面五个都是儿子,这是温家第一个女孩。
秦晚舒疲惫地笑了笑,目光落在女儿皱巴巴的小脸上。窗外的雨声渐渐小了,房间里只剩下婴儿细微的呼吸声。
“我想起以前在温州的时候,”秦晚舒忽然轻声说,目光望向窗外被雨水洗刷得亮的夜色,“我家的院子里种了几株梨树。每到春天,梨花开了,白茫茫一片。若是碰上下雨,花瓣就簌簌地落下来,铺了满地,香气淡淡的,能飘进屋里来。”
温正义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抚过女儿的脸颊。
“有一年春天,雨下着下着,不知怎么竟然变成了雪。雪花落在梨花上,分不清哪是花哪是雪。整个院子白茫茫的,安静得能听见雪落的声音。”秦晚舒的声音越来越轻,“那景象,到现在我都还记得。”
温正义握紧她的手“等女儿大一些,我们带她回温州看梨花。”
秦晚舒没有接话,只是望着窗外,雨已经完全停了,玻璃上凝结的水珠映着室内的灯光,像一颗颗小小的星星。
怀里的温梨动了动,出细微的咿呀声。
这一刻,秦晚舒明白,无论她与温正义之间有多少说不清的纠葛,这个孩子都将成为他们之间永远的牵绊。
就像那年春天院子里分不清的梨花与雪。
窗外的香港夜色深沉,而她的心里,却飘起了多年前温州院子里那场分不清是花是雪的白色记忆。
温正义给女儿取名为温梨,正是因着秦晚舒那一段关于梨花与雪的回忆。
他希望女儿能如春日梨花般清雅,也愿这名字能永远留住妻子心中那片纯净的白色光景。
然而秦晚舒生下温梨后,身体却像被抽走了元气般,一日日地衰败下去。
香港潮湿闷热的气候让她时常咳嗽,中医西医都请遍了,药吃了无数,却始终不见起色,她原本就纤细的身子越清减。
温梨四岁那年春天,秦晚舒已经很少下床了。
她常让佣人把女儿抱到床边,轻轻抚摸着温梨柔软的黑,教她念白居易的诗“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温梨懵懂地跟着念,小手紧紧抓着母亲冰凉的手指。
临终那天,秦晚舒精神突然好了许多。
她让温正义扶她到窗前,望着院子里盛开的玫瑰,轻声说“可惜看不到梨花开了。”傍晚时分,她在睡梦中静静离去,面容安详得如同初见时那般柔静。
五岁的温梨被保姆抱来见母亲最后一面,她不明白为什么母亲睡得这样沉,只是伸出小手,轻轻碰了碰秦晚舒苍白的脸颊,那是她关于母亲最清晰的记忆,柔静的眉眼,冰凉的手指,还有身上淡淡的药香。
你要是感覺不錯,歡迎打賞TRc2ous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