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广厦万千,皆由一砖一瓦筑成;可见青砖青瓦,是必不可少的民生安居之基。”
一砖一瓦,原来竟是这样的珍贵吗?
原来师父从给他们起名字开始,就对他们寄予了如此的厚望。
青砖脸上浮上浅浅的笑意,朝师父拱手一拜:“师父,徒儿和师弟定会不负您所望,将来努力学有所成,有朝一日,成为民生安居之基。”
旁边的青瓦,见到师兄拱手,于是也学着他的样子朝师父一拜,奶声奶气地说:“师父,我也会努力学习,将来成为昭武太子那样的英雄的!”
悟清明听罢,欣慰一笑,摸了摸他们二人的头,一左一右牵着他们,在下雨之前,回到了青灯观。
那之后,再遇到有讥笑他们名字的,青砖青瓦总会义正言辞地拿出师父这段话,强调给别人听。
……
回去后,悟清明在琴身上装好配件,最后历经多道漆面上色工序。
两日后,一柄通体漆黑的琴就已初成。
通风晾干后,悟清明从承露七弦眼上穿弦拴于护轸,七弦十三徽,横越岳山,乃至琴尾。
夜间,这张七弦琴终于大功告成。
悟清明伸指,有些生疏地拨了拨弦丝,清泠音韵自琴体流出,与窗外细碎雨声相融,在这清幽雨夜,有些睽违已久的难言风雅。
“师父,这琴有名字吗?”
青砖见琴制成,不由替师父高兴。
他知晓师父会些木工活,这观中多数木料家具都是师父所造,但斫琴却是第一次见。
并且,师父看起来,做的如此娴熟,仿佛他从前做过很多回。
“名字?为师没想过,本是名不经传之人,所斫名不经传之琴罢了。”
悟清明抚着弦,轻声笑了笑:“那就叫它‘无名’。”
说罢,他就翻过琴身,在底面龙池处,用刻刀刻上“无名”二字。
无名琴,就此诞生。
在两个小徒弟的要求之下,悟清明依着从前的记忆,略微生疏地弹了一曲。
奏曲过半,悟清明也渐渐找回了昔日的指法。
青砖青瓦听得入迷,徒觉阳春三月,松风拂面,宛若傲游在飘渺太虚中,耳旁不闻其他,唯有万籁悠悠……
是夜,青砖就开始跟师父学起了琴。
他每天放学,完成功课之余,就去师父房里学琴。
悟清明教他先认识琴身的每个部件,而后从曲谱识起。
青砖得了要领,深记于心,学的也快。
几日后,就能独立弹出些简单的曲子。
悟清明欲将无名赠予他,但青砖不要,他道:“无名是师父的琴,徒儿不能夺爱。”
悟清明见他谦让,于是打算给他新做一张。
那棵杉木巨大,斫琴剩余的杉木料,不仅还能再做一张琴,甚至还有多出很多。
悟清明用来给青砖做了张琴和鲁班锁,给青瓦制了件木马,雕了柄小巧玲珑的木剑挂饰。
青砖青瓦得了礼物,欢喜非常,觉得师父除了穷,其他简直无所不能,能文能武,通晓音律,什么都会。
但是什么都会的师父,为什么还会这么穷呢?
穷得永远只有十两银子。
他们想不通。
第十九章天赋
距上巳那日过了十来天,悟清明接到如春娇的飞鸽传书。
她真的请了一名琴师,从洛阳送至青灯观来,现已在路上,几日后便能到。
信中她道:给他请的是全洛阳最好的琴师,不许拒绝,不许不学。
悟清明失语,好一瞬沉默,她还真是给他安排的明明白白。
……
青瓦最近在学轻功,颇有些成效,最高能飞上庭院中的树上。
这日,他又试着能不能突破,更上一层楼。
他脚下一点,刚踩着院中石灯跃起,窜至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