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如今年纪四十有余,正值壮年,不应该像那些年纪大的一样顽固。
但如今情绪如此激烈,乌之濯也是可以理解的。
越是这样的贪污的越多,他抓的就是这样的人。
“朕这里每一条都是为了百姓,为了社稷,你如此不愿,难道是断了财路?”
乌之濯的声音不怒自威,新上任的皇帝总是要受朝臣裹挟,但他筹谋了这么久,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
礼部尚书被堵的说不出来话,放软了态度开始卖惨:“老臣也是一时心急,皇上息怒,只是这件事还需要从长计议呀。”
“从长计议,林尚书当真觉得你做的那些勾当无人发现,带下去。”
侍卫熟练的带走了礼部尚书,随着求饶的声音越来越远,众臣才恍惚过来。
“可还有谁有异议。”
众人都明白了,皇帝今天这个新政是非要推行不可了。
反对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颁布是颁布,实行又是另一回事。
虽然有些人还是不情愿,但也只能答应下来。
“皇上英明,此举定然能让大汉更加繁盛,百姓安居乐业。”
替嫁皇子,皇上臣妾其实是男子19
纵使反对的声音再多,新的律法还是如期颁布了。
有人看到欢喜,有人看到忧愁。
蛀虫都是一窝的,新律颁布,下面的人就想好了对策,无非就是花些钱开些路。
表面的假象维持好了,那谁来了也拿他们这些‘勤政爱民’的好官没办法。
但乌之濯也清楚的知道这一点。
筹谋了这么久,他也早就找好了信得过的人。
人不够多,那就一人居多职。
确保半年内新政普及整个大汉。
明年春闱科考再加一项,对新政实施的见解。
为他选出一批可用之人。
前朝的事情处理好,朝中的人再也没时间说皇帝后宫的事情了。
之前干过坏事的人人自危,生怕查到自己身上。
皇帝也收到了凉州巡抚的密信。
一下子解决了好几件事情,乌之濯心里总算松快了一些。
接下来终于可以清闲一段时间了。
等到局势差不多稳定下来之后,他就把时漓封后。
遣散后宫,为时漓正名。
还是需要循序渐进。
不过这段时间还是要委屈时漓了,毕竟他是皇帝,影响太大,有时候也有许多身不由己。
乌之濯对时漓的愧疚不断上升,全都转化成爱意。
后宫这段时间也没有之前的热闹了。
倒是端妃,一直想要见时妃。
但皇上一直和时妃在一起,她根本没时间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