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笔趣阁 > 第40节(第1页)

第40节(第1页)

毕竟进度研讨会是6o1所方面参与八三工程的每一个组都要参加的,有些工作比较复杂的组甚至要派好几个人过来。

三个人一进门,坐在长条形会议桌主位的杨奉畑就注意到了这边。

“小常,小姚,你们两个在数字化设计组的感觉怎么样?林工有没有带你们熟悉工作?”

听到这个问题的林示宽差点翻了个白眼——他完全没感觉这二位需要他带着熟悉工作,过去的一天多时间里,反而是他被对方带着推进了不少进度。

毫不夸张地说,这一天半时间比他们过去一年半完成的工作更多。

毕竟经过昨天晚上的连夜加班,组里的所有人都已经确信自己终于走到了正确的方向上。

“我们磨合了一天多时间,感觉还不错,林工他们的效率很高,之前只是没有找准方向而已。”

常浩南顺势帮着林示宽等人解释了一下,然后收到了后者投来的感激目光。

他在之前刚刚重生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要利用系统提高整个华夏科研体系的力量。

但这件事只能一步步来。

上一世作为一个军工螺丝钉的常浩南根本没什么像样的管理经验,虽然也带过几个课题,但是都并不需要什么复杂的分工协作,以至于系统对他的管理能力评价是o级o经验。

这个结构简单、成员普遍比较年轻,没什么架子和包袱的数字化设计组,正好适合常浩南这样一个新手锻炼自己的管理和组织水平。

因此他才会想办法提振林示宽等人的自信。

实际上从昨天下午开始,系统就显示常浩南管理能力的经验一直在缓慢增长,在刚刚得到了林示宽的感激之后已经来到了15点。

就在三人和杨奉畑说话的功夫,其它参会的项目成员也陆续进入了会议室。

在所有人按照之前的习惯坐好之后,研讨会很快正式开始。

由于常浩南此前确实没接触过跟歼8有关的项目,加上八三工程对于这一代军工人来说确实也有一定的传奇性,因此他倒是全程听得津津有味。

总的来说,3架原型机的试飞工作都进行的比较顺利,但有一些小组也提到了一些问题。

比如p14动机仍然不够成熟,在某些特定的情况,尤其是高状态下会诱喘振,不过出现这个问题的概率很低,因此具体原因仍然需要进一步详查。

还是p14,动机寿命,尤其是作为热端部件的涡轮叶片寿命不算理想,还有提升的空间。

另外作为一款典型的第二代高空高截击机,在特定度段的失迎角和大迎角下的可用过载存在问题,需要通过飞控软件进行限制,以免进入失或者尾旋状态。

还有就是火控设备组表示与1471g雷达配套的阿斯派德国产型号——p111空空导弹的仿制进度很慢,以至于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弹药进行视距攻击测试。

最后,还有一个有些奇特的问题,歼8-3在使用机翼最内侧挂架射p18空空导弹时,会有一定概率诱动机停车。

这件事情的原因并不复杂,p18导弹的射药燃烧时产生的烟尘很重,内侧挂架射时对进气道产生干扰就可能导致进气不足或者气流紊乱。

只不过这跟上一个p111导弹进度慢的问题一样,需要导弹研单位来解决。

至于p14动机的问题,同样不是6o1所能够处理的,不过即便考虑最坏的可能,歼8-3还可以暂时先使用推力稍小的p13f动机,不会出现完全上不了天的情况。

因此在听取完前面的汇报之后,无论是主持会议的杨奉畑,还是负责这些工作的小组,心情都还是比较舒畅的。

“那么最后,还是让数字化设计组说一下他们那边的进展。”

杨奉畑看向了坐在会议室后面角落里的林示宽。

由于数字化设计组并不能做到对飞机设计进行指导,因此他们几乎成了八三工程的局外人,从很久之前就被放在最后进行汇报。

不过这一次,站起来的却并不是林示宽,而是手里拿着一份报告的常浩南。

对于会议室里的多数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新面孔。

并且一般情况下,数字化设计组进行报告意味着研讨会很快就会结束,大家也纷纷放松下来。

不少人之间都已经开始小声聊起天来。

“信息化设计组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完成了对歼8-3飞机的一项空气动力学模拟。”

“根据我们的计算结果,飞机在最外侧两个挂架同时携带两阿斯派德空空导弹时,副翼效率在大迎角、大副翼偏角和大动压下会出现骤降,甚至存在副翼反效现象。”

刚刚还有些嘈杂的会场瞬间鸦雀无声。

此话一出,不要说在场其他人,就连对常浩南的能力已经有所认识的杨奉畑,第一反应都觉得是不是模拟出错了。

毕竟这两个人前天中午才到6o1所,到现在满打满算也还不到6o个小时。

实际上杨奉畑本来是准备在今天研讨会结束之后才把他们介绍给项目成员们认识的。

常浩南自己也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场面,现在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眼神中有怀疑有茫然甚至还有迷惑。

但越是在这种时候,越是要表现出自信和果断来。

因此他只是停顿了大概两秒钟时间,就又继续说了下去:

“根据工程经验,我们可以定性地知道副翼效率及滚转率随动压的变化趋势与副翼偏角、飞行迎角密切相关,但传统的线性气动力分析方法无法模拟出这样的结果,因此对于高大迎角下的气动力分析只能以经验为主,辅以大量的风洞和试飞数据进行修正。”

“但我们在分析过程中,引入了外部非线性气动力,并且考虑机翼结构的弹性形变问题,成功模拟出了迎角、翼载荷和副翼偏角对机翼气动效率的影响,最终的结果是,带4a弹的飞机在1。4马赫度,12°的迎角下,副翼偏转一旦过1o°,就会出现副翼反效。”

“……”

常浩南的解释让杨奉畑的想法出现了松动。

他非常清楚,非线性气动和结构分析,这就是对方最擅长的领域。

甚至当初同意把常浩南请过来,也正是看上了他在这些方面表现出的卓越能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