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黜龙精校版TXT > 第69节(第2页)

第69节(第2页)

“明白的。”白有思再三点头。“而且早有耳闻。”

怎么可能不明白呢?中原地区少见的一处三不管的山区,不要说聚众做贼,便是黑榜逃犯,怕也是要将那里当根据地的。

停了半晌,白有思轻声来问:“你有什么对策吗?”

“单凭我们肯定守不住。”张行摇头以对。“山里那么多人,冬日肯定缺粮缺的不行,为了一口吃的,一条贱命豁出去不要又如何?难得冬日见到这么一波没跟上秋粮大队伍的粮食,再加上条件那么有利,如果不来抢,那些山寨头头自家就要被火并了……而若是来抢,只要等我们船队过了临涣城,前面稽山筑坝,逼停队伍,夜间数万人一拥而上,能抢多少是多少……便是放开了让我们杀,他们也不在乎的。”

白有思点点头,复又摇摇头:“我是问你对策。”

“对策只有一个。”张行坦然迎上对方目光。“需要增援,而且是大队增援!”

“具体一点呢?”白有思追问不及。

“涣水西岸四十里,稽山南六十里,城父县境内,有一支现成的军队。”张行抱怀做答。“据说有三千精甲……那是朝廷在杨慎乱后,留在本地防范灾民向东都逃窜的一支部队,秋粮防护也是他们做的……原本隶属于徐州,是来公和周行范父亲的旧部,现在直属于南衙。”

话至此处,张行不由冷笑一声:“其实。若非是这支军队和他们的驻地位置,贼人也不至于恰好聚集于那些山区了……这支军队的领绝对是个滑头……而咱们之前在淮河上便开始请的‘援军’,甭管是走靖安台还是南衙,怕是最终都要落到这支滑头军队上面。”

“所以,县官不如现管。”白有思笑道。“关键是能不能调度这支部队来救场了?”

“调度过来,也救不了场。”张行平静做答。“山寨里的人无论如何都要来抢粮食的……成功调度这支部队,无外乎是能提前驱除水坝、保住粮食,然后多杀一些山贼,保证咱们自家能交差罢了……而且,这也不是我们能决定的,靖安台的人没法调度成建制大军,反正时间足够,不如安静等南衙和台中的回信。”

白有思想了一想,连连摇头:“张行……这又是你说的体制内裱糊的路数了……便是朝廷没有回信,那支军队也是负责安靖地方的,换言之,只要能像在江东那边说动这支军队,他们便可在圈圈里帮我们施为……六十里而已,我不信他们的主将连这个权责都无。”

“所以呢?”

张行追问不及。“巡检是意思是什么?”

“我想请你和钱唐调换左右翼,然后你带着秦二郎那拨人,外加周行范,一起去一趟城父,提前联络那支军队。”白有思盯着张行目光炯炯。“我不是在逼迫你,而是说,这种事情本就是你张三郎的本事,我只能指望你。”

“那我去便是。”张行终于失笑。“巡检何必这般紧张?”

甲板上的两名锦衣巡骑诧异回头,但都没吭声。

“不过,我既要走一遭城父,却也不能直接去的。”张行继续笑道。

“我晓得,礼物金银随便取。”白有思坦诚至极。“我的名号,威也好诱也罢……你随便用。”

“这是本就有的东西。”张行凛然以对。“我的意思是,我走后,巡检须有两个保证……”

两名巡骑这次连头都不回了。

“你说。”白有思认真应对。

“先,这什么鲸鱼帮中的人,本身半黑不白,一旦遇到乱事,说不定会有趁火打劫的举止,巡检千万不要信任他们,该下手便下手。”张行认真提醒。

“这是自然。”白有思失笑以对。

“其次,鲸鱼帮是鲸鱼帮,但纤夫和捣冰汉是纤夫和捣冰汉,前者是食利者,是半黑不白的半个肉食者,而且素来不法,打了杀了都没有亏得,后者却都是冬闲来讨口饭的活人,是一等一的良民,巡检得把他们当人!”不知为何,张行语气似乎稍微有那么一点重。“平日里要给他们吃饱喝足加工钱,这样才能尽量避免他们乱起后因为心怀不满投奔到贼人一方……而一旦乱起,除非他们公开投奔贼人来盗窃抢夺,否则也请巡检务必手下留情。”

“这是自然。”停顿了片刻,白有思还是这般做答。

“如此,我也不耽搁了,这就去了。”说着,张行不顾李清臣与胡彦远远过来,反而拱手下船。

ps:腊月二十四了!给大家拜早年!然后感谢两位传说级别的老王同学同日上萌!

第九十五章金锥行(6)

城父在这个世界是古之名城。

按照张行读的官修史书,八千年有文字可记载中,最少有六次大规模的城父之战。

比如说《女主郦月传》中,所谓东楚的前期边界,就在这附近,并因此爆了一场祖帝东征史上极为惨烈的大战……

再比如说,张行此番自江东归来,那江东八大家并起的南唐到南陈一系列政权,似乎也有好几次北伐是到城父这里便力尽的。

而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张行亲自打马过来,却如何不晓得,此地之所以能成名是有缘故的。

别的不说,只讲地理,城父县城挨着淮河另一大支流涡水,涡水近乎于平行涣水,而这条河在城父这里忽然偏向西,不再深入中原,涣水那边,也是陡然被稽山、砀山一夹……那么完全可以说,此地根本就是淮水指向中原的末梢所在。

再往前,想指望淮水的投放能力与运输能力来施加军政影响,就显得过于力有未逮了。

城父就是逐鹿中原的中原腹地与守江必守淮的淮河流域一个明显分界点。

也怪不得,这支军队选择停在了这里。

三千甲士,外加军仆、后勤役丁,不可能驻扎在城里的,这也让快马赶了三日路的张行一行人不必再过涡河,而是在城父城对岸的一个高岗上找到了一处近来明显加修扩大过的军寨。

来到军寨前,众人赫然见到军寨上面还挂着一面匾额,上书《龙冈寨》三字,墨迹似乎也是新的。

看到来人,那军寨上的守卫早已经警醒,便持械出来问话。

而张行也不玩花样,直接在马上亮出白绶,明白告诉对方自家身份,说是要请见本地主将。守卫听说是靖安台的官面人物,又看到马后颇有包囊,倒也没有什么为难之态,稍作查验,便直接引了进去。

接着,自有一名明显是主将私人的布衣文书来迎,双方一路说一路转入主寨主楼旁的侧室内稍作休息,张行这才晓得,此地主将是位已经登堂入室的鹰扬郎将,而且和周行范家中一般,属于江淮一带的世代将官,算是半个将门之后。

唤做陈凌。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太仓促了。

双方大约透了些姓名官职之后,张行自言奉命来请谒,只求与主将当面来说事情,那文书也满口应承,便转身离去。

不过,也就是从此时开始,事情不对味了起来——文书既去,久久不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