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吹面不寒什么意思 > 第210章(第1页)

第210章(第1页)

“李琅月就是李琅月,本宫自有本宫的本心,百官众臣又凭何以前人作为衡量李琅月的标尺?”

李进甫缓缓呼出一口气:“公主一心奉公,百官自然不该再有疑心。虽然如此,那下官也必须把眼下的情形与公主说明。幼主孱弱,齐王自恃元德帝嫡长,必存夺位之心。若想避免兵戈,微臣有一建议。”

“齐地地处黄河下游,在豫鲁交接处使黄河决堤,则齐地不攻自破。”

“不可!”李琅月腾然坐起,怒视李进甫,“李相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黄河决堤,田地不复,百姓流离!其危害与战争相较,有过之而无不及!”

“齐王可以不义,我们不可以不仁,既承社稷之重,怎敢有悖天道人伦!”

李琅月深吸一口气:“与齐王开战,受苦的还是黎民百姓。本宫向李相保证,本宫会尽己所能,劝齐王放弃起兵夺位,若到万不得已之时,本宫也会竭尽全力将战争的伤害降到最低。”

在李琅月义正辞严地否决了以黄河决堤大挫齐王的提议时,李进甫的心中便已有了衡量。

李琅月给李进甫的最初印象是“毒”,和蛇一般诡谲多诈,不择手段。

即使后来李进甫对李琅月的能力有一些新的认识,但无论是彻查裴松龄替苏贽舆翻案,还是假意和亲将西北搅得天翻地覆,李进甫都认可结果,却不认同过程。

李琅月做事有头脑,有韬略,却绝对称不上光明正大,非君子作为。

黄河决堤之议,是李进甫对李琅月最后的试探。

李进甫很高兴,李琅月决然地拒绝了这条提议。

人的道德有很多种,尤其是他们这些行走官场的人更明白,人性善恶非是非黑白所能盖棺定椁,但总有一条底线在。

李琅月是能守住底线的人。

她既承了李宣托孤之重,又能哀民生之多艰。

她从来都不是一条毒蛇,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在周身涂满了毒液,不得不用蛇一般的敏锐谨小慎微地观测着这个时间。

她的内心应该如黄河一般,即使有时波涛汹涌,怒浪千丈,却依旧持续哺育着这个国家。

九州内外,不可没有黄河。

“臣愿为陛下、为长公主殿下鞍前马后在所不辞!”

-----------------------

作者有话说:九州内外,不可没有黄河。

李进甫对李琅月的态度是一点点改善的,直到现在才算终于改善完成啦~

李相好好跟着德昭干吧!跟着李琅月才会发达!

雪满衣

顺宁三年,顺宁帝驾崩,全大昭最好的医师辛院正病逝,原因是随长公主出征西戎时,在西戎患了痼疾。

事情越来越扑朔迷离,谣言越传越广,但所有宰相对李琅月作为长公主摄政却越来越认同了。

没人知道这个帝国的上层人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

李进甫曾经提议要不要对那个妄传谣言的人加以惩处,李琅月只给出了八个字:“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随后便以新帝的名义颁布轻徭薄赋的新政,并向各大藩镇派遣宣慰使。

忠于朝廷,恪守法度,人所共利;心生不臣,身死族灭,无人可怨。

新政与诏谕齐下,天下孚望。李宣想以李琅月弑君篡位清君侧的名义讨伐李琅月时,却发现各道藩镇无一人搭理他。

“李琅月给诸君灌了什么迷魂汤,我们大王为元德帝嫡长,继位名正言顺!为什么诸君宁愿效忠于李琅月这样一个异姓女,也不愿跟随我们大王?是我们大王给的好处不够吗?”

靳桧嘴皮子都要磨破了,却发现那些对李琅月多有不满的藩镇无一人理会他。

“噗——”宣武节度使朝靳桧吐了一口果核,随后望着靳桧哂笑道,“李穆连亲妹妹和亲儿子都舍得拿出去做钓饵,我们这些人又算什么?”

“李穆事成之后,别答应的好处没有,倒是来个卸磨杀驴;要是失败,把我们拖出去顶罪,那我们多冤哪?”

“那是……那是……”靳桧还想辩驳什么,却发现所有的辩解都是那样的苍白。

李穆的的确确是舍弃了李婉音和李荣,这一点,无可辩驳。

“老夫不杀你,滚回去告诉李穆,老老实实做他的齐王吧。长公主殿下宽宏大量,看在和他血脉同源的份上,不和他计较。若是再有异心,西戎完颜氏如何?北狄耶律氏如何?那都是下场。”

靳桧灰溜溜地回到平卢,李穆知道那些藩镇节度使拒不合作之后勃然大怒。

“一群老匹夫,等本王登基后,挨个杀了他们!”

“传令下去,按原定计划行事!向天下发布讨贼檄文,诛杀李琅月沈不寒,清君侧!”

“不,大王,咱们的策略要改了。”

“什么,为什么?”

靳桧道:“如果朝野上下都不认李琅月摄政,咱们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行事会容易得多。”

“可您看现在,上至吴王李勋,李进甫、李宗源这些三朝元老,崔佑虔、郑秉武这些百年世家子弟,下至宣武、淮南、朔方这些地方藩镇,无不对李琅月马首是瞻。再加上李琅月颁布的新政颇得民心,咱们再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行事,已经完全不占优势了。”

“那你说怎么办!这不是你们给本王出的主意吗!”李穆暴跳如雷。

“大王,下官还有一条计策,此计一出,李琅月必败无疑——”

少帝李顺祯即位后,李琅月代少帝改元怀安,怀安元年,齐王李穆于齐地发动叛乱,打出的旗号是“诛逆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