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最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净干一些鼠目寸光的蠢事,害得他都因为家里的事被厂里领导点名批评,挨了处分。
“你给我消停点!收一收你脑子里那些上不得台面的鬼心思!”
林卫东警告地看了赵玉梅一眼,“要是贺团长真能看上温书瑶,那是咱家翻身的好机会到了!你别给我搅黄了!”
赵玉梅心里酸得冒泡,嫉妒得要命,凭什么好事都让温书瑶那个小贱人占了?
但丈夫的话她不敢不听,可还是不甘心地小声问了一句:“可……可贺团长是从首都来的大官,听说过两年就要调回去的。他真能看得上咱们这小地方的姑娘?”
粮食哪儿来的?
流言蜚语传得很快,但奇怪的是,始终没有舞到温书瑶的面前。
她乐得清静,干脆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这种事情,越解释越黑。最好的办法,就是冷处理,让时间冲淡一切。
何况,她这两天忙得很,根本没空理会这些闲言碎语。
自从那天用糖果从孩子们手里换了几枚铜钱后,小孩子的嘴就像个小喇叭,很快就宣扬了出去。这两天,更多的孩子拿着家里的铜钱跑来找她换糖吃。
这一次,温书瑶可不敢随便换了。
铜钱能换几个钱?大多数一枚也就值个一毛两毛,她得攒到猴年马月才能凑够三千块钱?
不如……胆子再大一点!
她打定了主意,不再收铜钱,而是放出话去,说想用粮食换一些旧家具、旧摆设,好把家里布置成记忆中姥爷在时的样子。
至于粮食的来源,问,就是她努力工作挣来的奖励。
“孙奶奶,您家那个红瓷白花的痰盂,我瞅着跟我姥爷以前用的一模一样,您看……能不能换给我?”
前街孙奶奶一家七八口人,饭都吃不饱的时候,一个旧痰盂哪有粮食重要。
孙奶奶眼睛一亮,立马点头如捣蒜:“换!当然换!温丫头,你打算出多少粮?”
“二斤小米。”温书瑶报出价格。
这个价格,不高不低。
有些人家里困难,觉得划算,便爽快地换了。也有些人家觉得手里的物件金贵,不肯廉价出手,温书瑶也不强求。
很快,她嘴上记忆中姥爷家里曾经有过的东西,都被她用二斤小米一袋的价格,陆陆续续换了回来。
夜深人静时,温书瑶关好门窗,看着系统面板里不断跳出的提示,心里乐开了花。
【叮!民国粉彩花鸟纹茶壶一个,价值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