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合作
机会嘛,总是有的。
鸡蛋里还可以挑骨头,他顾羡不可能万事完美,挑不出错处。
实在挑不出,还可以“创造”不是吗?
-景和十二年三月初
右副都御使上书弹劾顾羡管理不当徇私舞弊,赤风军目中无人。
事由是因赤风军内将士于街道路过,见一老妪推车吃力施以援手,本是好事,可恰巧遇上巡街的八校尉。
齐国有四军,南北禁军守卫皇宫作为京师常备军;顾羡旗下的赤风军和赵珌统领的八校尉由中央统一调动外出征战;最後就是兵部统辖的各方镇戍军镇守边关。
中央两军可以说是水火不容,互相瞧不上,遇上了就得呛几句。
加之赤风军战事刚结束,风头正盛,八校尉更是不爽,一上来就讥笑嘲讽赤风军将士不干正事,赤风军几人也不是吃素的,呛来呛去呛出火了干脆动起手来,从而演变成了一场小规模私斗。
顾羡了解事情原由後,罚所有参与私斗者写一篇五千字的反省,当月俸禄减半,并无偿参与税法改革的下层工作两月。
让大字不识几个的武生书文真算得上折磨。
可与八校尉统领赵珌的处罚来看,算不上严惩,没受半点皮外伤。
右副都御使抓住这点大做文章,说顾羡势大,包庇属下败坏军风,有失将帅之德。
顾羡树敌太多,无人为之辩解也罢,反倒大家话里话外都在说顾羡的不是。
顾羡不作他言。
见当事人沉默不语衆人更是变本加厉:“顾小将军刚愎自用固执己见,简直异想天开……”
“顾氏几人执掌赤风军多年,顾小将军怕不是当成自己的私兵了吧!”
“啪!”
上震怒,罢顾羡职收其兵权。
*
消息还没传出来,顾羡就已到家。
这样的结果其实在顾羡的意料之中,或者说比料想的还要轻些。
手握兵权和战功,顾氏权势过大难免遭其忌惮,陛下赐婚有意拉拢,顾羡拒不领情还多次上书直言不讳,拂了圣上的面。
税制和下等人制这些旧制又牵连衆多,朝上绝大多数臣子恐怕都参与其中。
只有一个军功在手的顾羡,刚刚接替父亲的位置,根基没站稳,服不了衆。
本就对背後的势力无知无觉,而过于激进的行为让原本有意支持他的人和观望的人都担心这人是个大傻子望而却步。
若顾羡知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人会动一个毛头小子。
可初出茅庐不怕虎,顾羡横冲直撞让人惹了一身腥,衆人恶心坏了,只好让他麻溜滚开。
毕竟顾羡手里握着的兵权可是一个香饽饽,当然,也是个随时都可以引燃的炸弹。
但是,顾羡没想到的是,这个烫手山芋被顾靖海接了去,这是好事。
可是为什麽会是叔父呢?叔父和各藩王又有什麽牵连?
顾羡百思不得其解。
他对于兵权没什麽执念,圣上收回兵权罢了自己的职,顾羡不做反抗,是让圣上少些忌惮,也是让自己有时间去查探这洪流之下的暗潮。
看来他有必要去找叔父一趟。
但是不是现在,顾羡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做。
“老爷,顾小将军求见。”张府管事曲身向案前坐着看册子的人传报。
“可有说所为何事?”
管事摇头:“只说是前来一叙。”
案前人将手中书册翻过,嗤笑一声,“毫无交情,有何可叙。”兵权丢了才知道着急,早不知作甚去。
“那我将人打发了去。”管事见自家老爷默许,转身退下。
窗外光影轮转,书册渐渐也翻到了最後一页,放下书才发现日头朝西偏移了不少。
花了一个多时辰囫囵把之前剩下的看完。
这时,管事走来:“老爷,顾小将军还没走,说等你回来。”
竟然还没走,“那他愿意等就让他等吧。”老爷不予理会,让管事把最近的折子抱过来,开始处理有关新税法推行的事宜。
折子一本一本打开丶批注丶合上丶分类。
茶水一壶又一壶的冷掉撤下去换上来。
顾羡坐在亭子里靠柱而立耐心十足。
直到日头已彻底西沉,管家在旁点上烛火,陡然明亮的视野才将人从堆满的折子里唤醒。
“几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