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昊文让黄家强拿黄家驹的衣服也是因为他准备模仿一下黄家驹。
更多的是精神,意志。
从小二哥家境就不是很好,但在二哥懂事以后,就帮家里分担了很多的家务,在他成年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在做兼职,不在花家里的钱。
可以说那时候二哥的音乐天赋根本就没有展示的出来,只是一个整天忙碌生计的普通香港人。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吉他,从此一不可收拾。
至此成立了Beyond,几经辗转才聚集了现在的四子。
最后二哥决定开一场属于自己的演唱会。
但是在八十年代末,香港是谭校长和哥哥的时代,其他人很难有一席之地,更别说是年轻的Beyond了。
但在周昊文看来,二哥音乐天赋绝对是顶级的,但这都不是他成功的关键。
要知道古往今来有多少天赋异禀的人出现,但最终都沦落为路人或者遭遇失败后一蹶不振,这样的天才实在是太多了。
真正让黄二哥成功的原因那就是他那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这才成就了永远的Beyond,永远的二哥。
这才是Beyond精神。
可以说在八九十年代的人,最先接触粤语歌的就是Beyond的歌了。
因为他们的歌有着大气,有着希望,有着感恩,有着善良等标签。
假如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
毫无疑问谭校长和哥哥就是八十年代的代表,那么二哥他们就是九十年代的代表了。
一直到现在二哥的精神都在激励着我们,就如同歌中所唱一样:
“只想靠两手
向理想挥手”
脚踏实地做人,就是二哥他们传递给我们的精神。
而Beyond这座丰碑到现在国内都没有那个组合敢说越的……
因为他们不单止是在唱歌,更是在用歌声传递爱与正义,家与国的情怀。
写给父亲,写给母亲,写给歌迷,呼唤和平,讽刺现实,坚持理想,心怀大爱,真不是那些情情爱爱的口水歌能比的,永远的Beyond,用于的黄家驹。
谁的知道Beyond的影响力,特别是香港人,他们更懂得。
如果说哥哥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话,那么Beyond就是在香港人批判中成长起来的,二者截然不同。
所以Beyond的路走起来更艰难,更心酸,更励志。
说到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三子要让周昊文演唱了。
因为他和二哥有相同的经历,都是靠自己,靠两手向理想挥手。
要知道基本现在8o、9o年代的人都是听着二哥的歌长大的,现在这类人都已经是成立了家庭,娶妻生子的生活着。
他们在当年没有办法去现场听一听二哥的声音,所以遗憾。
他们在当年没有办法去现场见一见二哥的面容,所以遗憾。
他们在当年没有办法去现场聊一聊二哥的趣事,所以遗憾。
现在,周昊文完成遗作,并且给了一个这样的机会他们。
他们能不疯狂吗?
他们能不开心吗?
他们能不支持吗?
答案是肯定的,他们肯定会奋不顾身,毫不犹豫,不计一切的来到这里。
或许有人说,不就是一歌曲?
不。
并不是一歌曲!
还有是承载了我们理想的信念。
周昊文想了想,还是决定不让那群八九十年的人留下遗憾,随后在声望系统把头接成了三七分的长,很有艺术家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