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龙袍是谁穿的 > 第34章(第2页)

第34章(第2页)

石金是林肆的脑残粉,无条件支持林肆的任何决定,“既是县主的决定,那我们以后便都喝开水。”

石土略显拘谨地说,“但这生水大家都喝了许多年了。”

郭自深吸一口气,开始自己的表演。“康娘子,你说,现在挑水有小型水车,种地有踏犁,冬天里冷了有火炕可以睡,咱们黎县又有这样好的县令和县主,这样好的日子,谁不想过?”

康竹青和石土呆愣愣的点头,“这样好的日子当然想过。”

“那就对了!难道你们要因为贪图一时的便利,去喝生水然后早早的去死吗?就不过这样的日子了吗?”

康竹青和石土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

最后还是石头好奇地问了句,“那生水里都有些什么呢?”

“都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脏东西,还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虫子,只有将水烧开沸腾,才能杀死它们,你们自己想想,将脏东西和虫子吃进肚子里,如何不死的快。”

郭自这么一说,石头和石金下意识的都觉得一阵恶寒。

郭自见宣传的差不多了,起身道,“我这里还有一顺口溜,生水寒,熟水甜,不煮不沸病来缠,小儿喝了肚子痛,大人饮了死的快。若要一家无病痛,灶上常备热白开,你们要记住了。”

郭自说的快,康竹青和石土只听了个大概,“记住了。”

郭自点点头,“待会半个时辰以后,你们去县衙门口集合,一家人若是有一个人能一字不漏地背出这顺口溜,便能得一个鸡蛋。”

康竹青后悔死了,方才怎么就没听的仔细,“郭小郎君为何不早说有!”

郭自一边走一边说:“我不是说了让你们一定要记住。”

康竹青赶紧晃了晃石金的肩膀:“金娘,你可记住了?”

第33章

经过鸡蛋事件后,百姓们确实将顺口溜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尤其是自己就差那么一两个字就能背对,却眼睁睁的看着往日讨厌的邻居背的顺畅领走鸡蛋,心里别多气。

宣传是十分到位的,但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日常要喝烧开的开水,必然就得加大木柴的耗损,有那么一些人家,定然舍不得。

不过林肆既然选择实施这个政策,自然是有应对之法,百姓们将顺口溜背住后,她火的引出了另一个东西,蜂窝煤。

蜂窝煤在天气寒冷地区实用性非常高,蜂窝的孔状洞能增加空气的接触面,烧开一壶水的时间能比木炭节省三分之一的时间。

而且蜂窝煤的制作方法也不难,只要去恩州等地拉回煤炭,将煤炭敲碎,加以黏土混合,适量加水搅拌至黏稠状,最后用个木质的蜂窝煤磨具一压晒干便可。

多余的煤渣还能留下铺路呢。

现在大宸尚且处于和平时期,煤炭价格稳定且不贵,恩州产煤,又免去了昂贵运输成本。

林肆和梁年商议后,打算让赵安和丁蒲先行实验出蜂窝煤,给百姓示范这东西烧水有多快捷,若是百姓愿意的,就传授此法,百姓从县衙购买煤炭,自行回去制作。

丁蒲已经有很些日子没有再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明白,自从那日嘴比脑子快说出火坑后,他就彻底告别了咸鱼生活。

虽然别的家丁常常回羡慕他。

丁蒲悄悄问赵安,知不知道这次是做什么实验。

赵安摇头,“希望这次不是过于难的实验。”

两个人相顾无言,都觉得压力很大。

这次和上次的流程一样,他们二人先学,然后带着其余的家丁们做,参与的都有补贴。

也不需要做太多,只要将制作方法,黏土,煤炭,水的具体比例摸透便可。

丁蒲听完林肆的安排,拿着图纸嗯嗯点头,这个什么蜂窝煤倒是比上次的造纸要简单太多,还不需要多么精巧的手艺和细腻的心思。

丁蒲和赵安两个人按图纸上说明的照做,将煤炭碾碎,又加黏土和水。

有点像小时候玩的泥巴过家家,丁蒲觉得。

混合成稠状后,又拿孙匠人制作的蜂窝煤磨具一压。

丁蒲和赵安将数个蜂窝煤放在露天的院子里晒着,等待风干变硬。

蜂窝煤不难制作,成功是必然。

第一批做出来的蜂窝煤先在县主府里试用,试用下来,单个的蜂窝煤可以燃烧7-8个小时,比木柴更耐烧。

其中最满意的当属王瑛,她现蜂窝煤温度稳定,非常适合慢炖熬粥煮汤,还不太像木柴需要有人看着添柴火。

又能给县主做更多的好吃的!

林肆算过成本,如此投算下来,一个蜂窝煤也就四文钱的成本,煤炭不贵,黏土更是和不要钱似的低价,百姓若是存心想做,甚至能自己去挖黏土,更省钱。

林肆还十分贴心的给梁年送了些去。

左莜围着这圆圆的蜂窝煤赞不绝口,“百姓既背熟了顺口溜,又有这蜂窝煤降低烧水的成本,那喝开水的人便会大大增加啊。”

梁年点头,并嘱咐厨房今晚用蜂窝煤熬豚骨汤喝。

*

龚静秀那日背了顺口溜,成功得到一个鸡蛋,随后又瞧见眼气自家肉铺的邻居背的磕磕绊绊,心中别提多爽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