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谁把我的龙袍剪了?小皇后奶音震四方 > 第72章(第2页)

第72章(第2页)

聂从雁端着粥,热气浮到了她的脸上,她拿起勺子,将这红的黄的一样尝了一口,也许是因为饿极了,聂从雁觉得自己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一个甜甜的,一个粉粉的。

她回来的太急,都忘记这两样东西叫什么名字了。

聂从冉告诉她,“红的叫红薯,黄的叫土豆。”

三人将粥喝完,浑身都散了些热气,只觉得好像活过来了。

聂从冉起身,“我得去帮县主的部曲做事,他们规定了什么回岗时间,若是耽搁了就不好了。”

聂从雁看着妹妹,突然觉得这一切好像做梦,明明昨天就快要饿死了,今天却又看着活着的希望。

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位安平县主,一定是一个很为百姓着想的人。

聂从雁在心里默默下了定义,安平县主好,陵州知州坏!

第7o章

梁年将陵州知州的同党全部清算了一遍,偌大的府衙能用之人所剩无几。

偏偏这几人还都屁颠屁颠的跑出去排队领粮食了。

梁年现在是林肆任命的知州,正忙碌着查看府衙所有的册子和资料。

林肆暂且还不能走,得留下坐镇。

她的体系刚刚接管熙河路,还需要一段时间稳定下来。

让她没想到的是陵州府兵投降度之快,不光连准备好十分有威慑力的炸*药没有派上用场,就连刀剑都没用上。

一切都比林肆想象的顺利太多。

除去陵州知州,整个陵州还有不少富商。

昨日知州府闹出的动静,他们自然都是知晓的,现在陵州变了天,他们又应当何去何从?

一位名叫陈以富商,立即将商人们召集了起来,紧急商讨对策。

如今世道不好,富商们的日子也不好过,那土豆红薯他们也去领了,拿回来煮着吃,味道甚妙。

陈以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你们说,这安平县主到底是皇亲,她是否还是站在朝廷的这边。”

另一人表意见,“此言差矣!这安平县主可是华阳长公主刚去世就被送到这里来了,只怕心中是有怨的。”

在被皇权打压之下,富商们最要紧的就是消息。

现在外头已经爆了各种农民起义,也就气候较为温暖和富饶的两浙路目前还比较安稳。

这次起义爆难以镇压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太子给商人增了税。

原本商人从古至今就一直在被打压,好不容易熬到了商户也能科举的日子,但又被一个姓卓的毁了。

商人的处境更加艰难。

这次增税可谓是将商人逼上了绝路,不少商人与流民帅暗地里联合起来,流民们背后有了支持,自然难以镇压。

潼川路、津南路、津北路、西广路、皆有流民占据了县城州府自立。

所以富商们对林肆占领熙河路这件事表现的并不意外。

他们现在想要知道的是,林肆的态度到底是什么,她占据熙河路只是因为看不惯知州的所作所为,还是有别的想法。

陈以命人将炭烧的旺了些,“这旻县县令等几人可是活了下来的,可见这位县主是讲理的。”

另一位名叫丁恒的商人接话,“你们是没亲眼出去瞧,那在街上巡逻的部曲,个个身高马大,手持精铁所制的刀剑!你们就说,若是没有朝廷,这精铁从哪里来?”

“不光如此啊,还有些小娘子小郎君专替县主做事,一个个瞧着年岁不大,但十分沉着冷静,手中拿炭笔与木板,这若不是训练多时,哪里能这般有条不紊?”

“就没人好奇这土豆和红薯从何而来,在此之前,我也算是走南闯北,却从未听过此物,若真是如县主手下的人所说亩产十三石,此次寒潮朝廷为何不推广种植?凭借这一点,我就信县主不是朝廷这边的。”

众人又纷纷思索起来。

也有几人抱怨。

“早知如此当初就该去黎县拜访一下。”

“或者和梁县令搞好关系也好啊。”

窗外。

郭自叼着一根狗尾巴草,懒洋洋的坐在树干上,手中是一只炭笔与木板,木板是为了垫纸所用,将这个几人所说的话,郭自全部精简的记录了下来。

他是真忙啊,在知州府做完卧底,马不停蹄的又来赶过来做窃听。

钟地厌这小子真是会使唤人,这大冬天的,外头不冷吗!

屋内那群人还在喋喋不休,分析的头头是道,郭自听的只想笑,索性双手枕在脑后,闭目养神。

大约闭目养神了一分钟,郭自耳尖微动,敏锐地捕捉到了脚步声。

他缓缓睁开眼睛,只见一身着鹅黄貉袖的少女,少女生的明眸皓齿,年岁瞧着和他差不多大,约是十三四岁的年纪。

少女没有抬头,始终目视前方,但郭自却听见她开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