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21世纪不相信爱情的例子 > 第 41 章(第1页)

第 41 章(第1页)

第41章

蔺逐生还是跟着鲍决去了邻市。他背着一个巨大的器材包,像一只迁徙的丶负重过重的鸟。鲍决的那个小公寓果然极其简洁,白墙,灰地,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衣柜,干净得像医院的病房,没有任何多馀的物品。只有书桌上那台高性能电脑和散落的几本技术书籍,证明着这里有人居住。

“你平时就住这儿?”蔺逐生放下包,环顾四周,觉得有点冷。

“睡觉,工作。”鲍决把他的行李箱放好,“足够了。”

第一天,鲍决一早就去了公司。蔺逐生独自留在公寓里。他尝试着像在自己家那样,把器材摊开,却发现无处下手。这里太整洁了,整洁得让他不敢弄乱一分一毫。他走到窗边,楼下是陌生的街道,车辆穿梭,行人匆忙。一种强烈的丶身处他乡的孤立感包裹了他。

他拿起相机,却不知道该拍什麽。这里的阳光角度,空气里的尘埃,甚至云的形状,都和他熟悉的城市不一样。他像个失语的人,失去了与周遭对话的能力。

下午,他实在憋得慌,决定出去走走。凭着记忆,他朝着鲍决公司的大致方向走去。那是一片工业区与老城区交界的地带,巨大的厂房与低矮的居民楼交错林立。空气里飘着淡淡的丶说不清是化学试剂还是食物发酵的味道。

他看到穿着蓝色工服的工人三三两两从厂门走出,脸上带着疲惫和麻木;看到老旧的居民楼阳台上晾晒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在灰扑扑的背景里显得格外鲜艳;看到街角小店门口,老人坐在小马扎上打瞌睡,脚边趴着一只同样慵懒的土狗。

这些景象,粗粝,真实,带着一种与艺术圈截然不同的生命力。他下意识地举起了相机。

鲍决在公司里,正面临着一场硬仗。他提出的一个生産流程优化方案,触及了几个老部门的利益,会议上遭到了软钉子。那些人不说反对,只是反复强调“实际情况复杂”丶“需要时间研究”丶“以前都是这麽做的”。那种无形的丶黏稠的阻力,比直白的争吵更让人疲惫。

中场休息时,他走到窗边透气,下意识地往下看。然後,他愣住了。

在马路对面,那片杂乱的老居民区入口,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蔺逐生正蹲在地上,镜头对准墙角一丛从裂缝里长出的野草,阳光勾勒出他微微弓起的丶专注的脊背。在那个充满油污丶噪音和现实粗粝感的环境里,他那份属于艺术家的丶近乎偏执的专注,显得如此突兀,又如此夺目。

鲍决就那样站在窗边,看了很久。他看到蔺逐生拍完野草,又起身,将镜头对准了路边一个正在修补自行车轮胎的老人,老人古铜色的脸上皱纹深刻得像地图。他看到蔺逐生和旁边小卖部的老板说了几句话,然後举起相机,拍下了橱窗里那些堆积如山的丶包装花哨的廉价商品。

那一刻,鲍决忽然觉得,自己在这栋现代化写字楼里面对的勾心斗角和无形墙壁,与楼下那片真实丶鲜活丶充满挣扎却也充满韧性的生活相比,似乎轻飘了许多。

晚上,鲍决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公寓。推开门,却愣了一下。

屋子里还是整洁的,但多了些东西。窗台上,摆了几个蔺逐生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丶形状奇怪的石头和一段枯树枝。书桌的一角,放着一杯还在冒热气的茶——是给他的。蔺逐生正坐在地板上,靠着床,低头擦拭着相机镜头,旁边散落着几张刚打印出来的丶还带着墨水味的小样。

听到动静,蔺逐生擡起头,眼睛在灯光下很亮。

“回来了?”他问,语气自然,仿佛他们已经在这里共同生活了很久。

“嗯。”鲍决脱下外套,走过去,拿起那杯茶,温度正好。他看了一眼那些小样,是下午他看到的那些场景——野草,修车老人,杂乱的橱窗。黑白影像,颗粒感很重,却有一种直接丶不加修饰的力量。

“这里……挺有意思的。”蔺逐生说,手指轻轻拂过照片上老人的皱纹,“比我想的,要……结实。”

鲍决喝了口茶,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驱散了些许疲惫。“工厂里面,更结实。”他说。

“能拍吗?”蔺逐生擡起头,眼神里带着试探和期待。

鲍决沉默了一下。工厂内部涉及生産和商业机密,不是能随便拍的。

“外围,可以。”他说。

蔺逐生眼睛里的光黯了一下,随即又亮起来。“外围也行。”

那天晚上,他们没有多聊彼此白天具体经历了什麽。鲍决没说会议上的憋闷,蔺逐生也没提最初的无所适从。但他们靠在床头,看着墙上那些新打印出来的丶带着邻市工业区气息的照片时,一种奇异的丶无声的交流在空气中流淌。

他乡与故土,写字楼与旧街区,代码世界与镜头语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因为两个人的交汇,开始産生了微小的丶却切实可见的交集。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冰冷的公寓里,因为他们共同的呼吸和那些散落在地上的影像,似乎也开始有了,一丝家的温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