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在解一道名为“靠近”的题,步骤冗长,答案是你
手机的震动将沈寒星从那个浸满霞光与秘密的黄昏拉回现实。她低头看着林栀予那条带着三个感叹号的求救短信,指尖在冰冷的按键上停留了片刻。
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苏澄影笔记本上那些工整而复杂的物理符号,是她踮脚取书时仰起的纤细脖颈,是她最後那个浅淡却真实的笑容。这些画面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巨大的丶几乎要将她淹没的信息洪流。
那个安静的丶坐在旧书店角落里的苏澄影,与教室里那个解题磕绊的中等生,真的是同一个人吗?如果她是僞装的,那她的真实水平究竟到了何种地步?那本《时间简史》和密密麻麻的笔记,绝非一个普通高一学生能轻松涉猎的领域。
沈寒星深吸了一口夜晚微凉的空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她回复林栀予:「哪一题?我看看。」
几乎是信息发出去的瞬间,林栀予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听筒里传来她焦急又带着点撒娇意味的声音:“寒星!你终于回我了!就是练习册P15最後那道大题,关于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的综合应用,我完全没思路!答案就只有干巴巴的结果,过程一点没有!”
沈寒星一边听着,一边从书包里翻出数学练习册,翻到对应的页面。这道题确实有些难度,综合性强,需要灵活运用知识点。她看着题目,思绪却有些飘忽。如果是苏澄影,她会怎麽做?是会像在课堂上那样,写出繁琐但正确的步骤,还是……会用一种更简洁丶更精妙的方法?
“寒星?你在听吗?”林栀予的声音将她拉回。
“嗯,在听。”沈寒星收敛心神,将注意力集中在题目上,“这道题的关键是先判断它的奇偶性,它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所以需要分类讨论……”
她开始对着电话讲解自己的思路,语速平缓,尽量让林栀予能跟上。然而,在讲解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不由自主地,会在某些步骤上,下意识地去思考是否存在另一种更优的解法——一种或许苏澄影会用的解法。这种分心让她讲解得不如以往流畅,偶尔会有短暂的停顿。
“等等,这里……让我想想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沈寒星下意识地喃喃道。
电话那头的林栀予似乎察觉到了什麽,好奇地问:“寒星,你今天好像……有点不一样?心不在焉的。”
沈寒星心里咯噔一下,连忙掩饰道:“没有,就是这道题本身有点绕。你听懂了吗?”
“大概……懂了吧?”林栀予的语气带着点不确定,“要不,明天早上早点去学校,你再给我讲一遍?顺便帮我看看过程写得对不对?”
“好。”沈寒星答应下来。
挂断电话後,沈寒星看着练习册上那道已经被自己解出的题目,却感觉像是面对着一个更大的丶未解的谜题。苏澄影……这个名字,连同她身上那种安静而神秘的气质,已经像一颗投入她心湖的深水炸弹,激起了滔天巨浪。
周六的下午,阳光透过玻璃窗,在书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沈寒星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着周末的作业,笔尖却在草稿纸上无意识地划动着,写下的不是公式,而是反复出现的“苏”丶“澄”丶“影”三个字,以及一个又一个的问号。
她发现自己无法集中精神。那个在书店里安静阅读的侧影,那个在讲台上完美扮演“学渣”的默剧,那个在霞光中浅淡的笑容……这些画面循环播放,占据了她大部分的思考空间。
一种强烈的丶想要再次靠近丶想要了解更多的好奇心,驱使着她。她合上作业本,拿起手机,犹豫了很久,才鼓起勇气,编写了一条短信。收件人,是昨天放学後,她以“方便联系班级事务”为由,小心翼翼地向苏澄影要来的号码。
「在干嘛?数学作业最後一道大题,你做了吗?有点没把握。」她选择了最寻常丶最不易被察觉用意的借口。
发送。等待。
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伴随着心跳的鼓噪。她会回吗?会觉得突兀吗?
几分钟後,手机屏幕亮起。简单的两个字:「做了。」
没有多馀的话。
沈寒星的心却因为这简单的回应而雀跃了一下。她立刻追问:「答案能对一下吗?我算出来是[-2,0)U(2,+∞)。」
这次回复得快了一些:「嗯。」
依旧是言简意赅。
沈寒星看着那个“嗯”字,仿佛能看到苏澄影那张没什麽表情却格外认真的脸。她不死心,又发了一条:「过程呢?你觉得这道题有没有更简单的解法?我感觉我写的有点复杂。」
这一次,等待的时间更长了一些。
就在沈寒星以为对方不会再回复,开始感到一丝失落时,手机再次震动。屏幕上显示的不是短信,而是一张图片。
她点开图片。是苏澄影的作业纸。那道题的解答过程清晰呈现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