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宋老太进了自家的院门,马三面大步流星往回走,突然想起,她把去大安家帮忙的事忘了个一干二净!
“娘,我早让二哥和姐夫说了,他昨天就请人杀猪,今天差不多忙完,卤肉不一定卖到二十八,他们的生意特别好。”
听了俞有钱的话,马三面放心的回屋。
正屋,成文几个正准备明天卖的对联。
拿到七两多银子,李二娘俞有地商量,给四个孩子一人一两银子做零花,成文成城有了私房钱干劲十足。
“妹儿,我们两个开春做绒花卖吧,我会做。”俞梅悄悄对烤火发呆的俞荷说。
“好啊。”
“我会配色,就是丝线贵。”
“没关系,少买点先做着试。”俞荷打个哈欠,小声说道:“你也可以做手帕和香包,到时候拿到庙会上卖。”
俞梅认真想了想,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挣钱挣钱钱。
和姐姐坐了一会儿,俞荷打着哈欠回屋,看着自己软软的棉花褥子和被子就笑。
手伸进暖和和的被窝,一个黄铜汤婆子花了她五两银子,心疼归心疼,但这样一晚上被窝都是暖的,钱花的值呦。
脱鞋,和衣躺在床上拉下厚厚的蓝布帷幔,俞荷双手叠在胸前,闭着眼睛想明年的种植计划。
双手合十,殷切的许愿:“希望,阿爹明年能考中举人!”
屋里看书的俞有地耳朵一热,这是谁又念叨他呢!
看一眼妻子,道:“时间不早了,你别弄线了,对眼睛不好。”
“那你看书就对眼睛好了呀?”李二娘往他跟前坐了坐,油灯昏黄,让别看书了他不是也不听。
“我再看会儿,这书我会背,不费眼睛。”俞有地干脆放下书,把手放进被窝里暖。
“老二老三屋里都盘了炕,等他们搬到中院,我们也都做成炕。
和俞荷说,俞荷也不是很想去住中院。以后让老二老三住中院,我们这个小家和爹娘就住前院。
一忙大家分开吃住,做活儿一起,也省力气,一家人和和睦睦的。”
俞有地这是问妻子的意思,要她想去住中院,正屋中堂两间父母住,他们家住三间,也够。
“我听你的。”李二娘看他懒洋洋躺在被子里,噗的一笑,“我跟你说,俞荷和你十成十的像,你们两个人,一个老顽童,一个小顽童。
自从把床上的稻草褥子换成棉花的,她每天比平时起晚两刻钟不说,晚上睡得要早半个时辰呢。”
“大冷的天,贪睡才正常哩。”俞有地双手叠放胸前,闭上眼睛,开始默默地背书。
李二娘冷哼一声,继续纺线,像丈夫这样想的人,都是从小没吃过苦,父母给惯大的男人。
俞有地把论语注解背了一遍,又看了一遍书确认无误,对着摇纺车的李二娘说:“床里放了火子就是暖和,你别忙了,我要熄灯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