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天命贵女之寒门锦绣番外十完结 > 第47章 山长的权衡(第1页)

第47章 山长的权衡(第1页)

青云书院,明伦堂。

庄严肃穆的大殿内,数百名新入院学子身着统一制式的青色生员服,按序列站定,鸦雀无声。空气中弥漫着檀香的清冽气息,以及一种无形的、令人心悸的威压。

山长顾守拙,年逾花甲,须皆白,面容清癯,着一身朴素的深色儒衫,端坐于正前方紫檀木雕花大椅上。他并未刻意散气势,但那双阅尽沧桑、深邃如古井的眼眸缓缓扫过台下时,仿佛能穿透每个人的皮囊,直抵内心。他是当世大儒,学问渊博,德高望重,执掌青云书院已近二十载,门下桃李遍及朝野。

例行训话开始。顾山长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学子耳中,讲述着书院的悠久历史、严谨学风、以及“明德至善,格物致知”的立院根本。他引经据典,言辞恳切,勉励诸生珍惜光阴,潜心向学,莫负韶华,将来报效家国。

然而,当他的目光看似不经意地掠过站在后排、身处丙字斋学子队列中的林弈时,并未有丝毫停留,仿佛那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新生。没有因他“双案”的名头而多看一眼,也没有因他寒门的出身而流露出异样。平淡,近乎无视。

林弈能清晰地感受到那道目光的掠过,如同清风拂过水面,未起丝毫涟漪。他面色平静,垂眸静立,心中却了然。这不置可否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训话结束后,学子们恭敬地行礼退去。明伦堂内,只剩下顾守拙与侍立在一旁的一位中年儒士。此人是书院的一位资深教授,姓沈,亦是顾山长的心腹。

顾守拙缓缓端起手边的清茶,呷了一口,目光依旧望着学子们离去的方向,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沈教授上前一步,低声道:“山长,此次新生之中,那清河林弈,便是周文渊学政多次来信提及之人。府试双案,其策论《治旱蝗》、《问策安边》,确有过人之处,见解不凡。观其气度,也非池中之物。只是……一来便入了丙字斋,是否……”

顾守拙放下茶杯,手指在光滑的椅扶手上轻轻敲击着,出规律的笃笃声。他沉默片刻,方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深沉:

“此子之才,老夫岂能不知?周文渊眼光毒辣,能得其如此推崇,必有其独到之处。那两篇策论,老夫亦已拜读,虽言辞略显锐利,格局亦欠些雍容,然其中蕴含的经世之思与务实精神,确非寻常学子可比。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成为栋梁之材。”

沈教授点头称是。

然而,顾守拙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起来:“然,正因其才器锋芒,更因其寒门出身,如今又得了周学政的赏识,反倒成了块‘烫手山芋’啊。”

他抬眼看向沈教授,目光深邃:“你应知晓,我青云书院能屹立数百年,固然靠的是学问传承,却也离不开这江南世家大族的支持与维系。书院之内,世家与寒门,犹如舟之两舷,需得平衡,方能行稳致远。过于偏向任何一方,都可能引不必要的动荡,乃至倾覆之危。”

“林弈此人,才学是有的,但心性如何?是否懂得藏锋守拙?若因其一人之故,激化了书院内本就存在的门第之争,引得世家子弟群起而攻之,或是让那些心高气傲的寒门学子以为找到了依仗,行事失了分寸……这绝非书院之福,亦非此子之福。”

沈教授若有所思:“山长的意思是……”

顾守拙站起身,负手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庭院中苍劲的古松,缓缓道:“对此子,既要用其才,亦要压其锐气。丙字斋,便是给他的第一个提醒——在这青云书院,无论在外有何等名声,都需从头开始,遵守书院的规矩,明了自身的处境。”

“学问上,不必刻意打压,任其自然展。若真有真才实学,书院自不会埋没。但在其他方面……需得让他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让他在这丙字斋里,好好磨一磨性子,学会韬光养晦,懂得何时该进,何时该退。”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也要留意,莫要让那些世家子弟做得太过火,闹出无法收拾的局面。尺度,需把握好。”

沈教授躬身道:“学生明白。会暗中留意,既不让其过于得意忘形,亦不使其遭受不公而心灰意冷。”

顾守拙微微颔,不再多言。他望着那株历经风霜雨雪却依旧挺拔的古松,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作为书院山长,他肩负的不仅仅是传授学问,更是维系这庞大机构的平衡与稳定。林弈的出现,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也带来了不确定的涟漪。他欣赏其才,却不得不顾虑其可能带来的冲击。

用其才,压其锐。

这便是顾守拙为林弈,也是为书院当前局势,所定下的基调。

而在丙字斋那破败的院落里,林弈并不知道山长书房内的这番对话。但他从今日训话时那平淡的一瞥,以及被分配至此地的待遇中,已经清晰地嗅到了这青云书院内无形的壁垒与潜藏的规则。

他站在院中,看着墙上那前人留下的愤世诗句,目光沉静。

磨砺吗?

他早已习惯。

他倒要看看,这青云书院的风霜,究竟能将他的锋芒,磨砺到何种程度。而他这把历经寒窑、市集、考场淬炼的利剑,又能否在这看似平和、实则暗流汹涌的书院中,劈开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喜欢天命寒门请大家收藏:dududu天命寒门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