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留名青史有什么用 > 封侯(第4页)

封侯(第4页)

一阵阵针扎似地疼从太阳xue开始,直直传到脑中,皇帝用力合上眼,咬牙忍过这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疼痛。

等再次清醒过来,她发现自己已经躺在榻上,额上搭着温热的绸巾,榻边跪着一脸担忧的薛宛。

皇帝已经有些浑浊的双眼眨了眨,方才的怒火已然平息。她牵唇笑笑,握住薛宛的手:“朕无事。”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坐在这个位置上这麽多年,她心里很清楚,薛宛的话才是对的。

赵恒已经掌控了西南,又是朝中老臣们心里当之无愧的好太子,要想镇压他的势力,并不像几年前镇压反叛军那麽容易,更何况,赵恒如今并没有发兵造反。她先下手,就是失了道义。

她已经老了,如今宫里宫外心思浮动,人人都在站队,就像很多年前拥立她一样,又在为这个江山寻找一个新的主子。

她叹了口气,不知是失望还是难过,只喃喃道:“这个逆子。”

薛宛握住她的手,轻声劝说:“陛下,秦王若是想反,只怕早就反了。如今这些消息,应当是他有意放出来的,想必秦王殿下……还是惦念着母子之情。”

“什麽母子之情,”皇帝自嘲一笑,“当初死了那麽多人,连他自己也是死里逃生,哪会念及什麽母子之情?”她看向黑漆漆的宫殿,喃喃道,“我的恒儿长进了,这是在与我打擂台呢。若是十年前,我当真会杀了他。可现在,我老啦。”

说到此处,她难以抑制重重咳嗽,几乎要将肺都咳出来。

薛宛抚着她的背,轻柔地顺着。

皇帝缓过气来,几乎是自言自语道:“老三平庸懦弱,老四心胸狭隘,老五……野心倒是不小,都舞到她娘我跟前来了,只可惜,能力太差。”她冷笑一声,“朕这几个孩子,都不堪为君。唯独这老二,从前先皇在位时就看好他,如今更是长进了,能隐忍蛰伏近十年。”

说起先皇,她脑中不可避免地又浮现出那个男人温言软语的模样。人老了,就总是忍不住惦念旧人。

皇帝合上眼,低声问:“宛儿,你说,朕要把他召回来吗?”

薛宛垂下头:“臣不知。”

“不召也不行啦。”皇帝知道她不会回答这种问题,她坐起身,趿拉上软底鞋,扶着薛宛的胳膊站起来,“难道真要等到病得下不来床的时候,眼睁睁看着他打进长安来?还不如趁现在还没撕破脸,还能多个‘孝顺’的好儿子。”皇帝笑了笑,“人啊,要服老。人家年轻人都给我递台阶了,那我还是往下走走吧。”

她缓缓走下宫阶,眉眼间依旧是一如既往的威严:“传旨,宣秦王李明允及其家眷丶属官进京。”

“遵旨。”薛宛应声。

宫外,病中的吴奉御听到到消息,惊得从病榻上支起身。

她一把握住薛宛的手,心有馀悸地喃喃:“幸好,幸好当年你没嫁给齐王和韩王。”

作为宫里的老人,她深知秦王一旦回来,齐王和韩王根本排不上号。

薛宛看着这个一身病痛却还在为她考量的老人,轻声劝说:“嬷嬷就别为这些事烦心了,好好养病。”

吴奉御眼眶微红,咳了几声,释然地笑笑:“我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你不必瞒我。”

薛宛不答,只默默端来药碗。

吴奉御病重,精力不济,喝完药,昏昏沉沉又要睡去。临睡前,她握住薛宛的手,缓缓道:“宛儿,当个好官。”

薛宛俯身抱了抱她,低声应下:“好。”

三日後,圣旨传到戎州。

接旨的前一刻,姜鹤羽还在陪着赵昭做算学。

赵恒带着圣旨上门,还未开口,姜鹤羽便放下算盘,道:“我们这边都准备好了。”

行囊早已收拾完毕,沿途的护卫丶驿站,京中的暗哨,俱已安排妥当。韩希文留在西南坐镇,若京城有变,边军随时可以支援。

为了这一天,他们筹谋已久,以至于赴京的路途一路安稳到有些枯燥。

行至潼关歇脚时,客栈包房外突然来了个年轻书生。

那书生赶在侍卫拔刀前,躬身道:“学生见过姜山长!”

姜鹤羽擡头,摆摆手让侍卫把人放了进来。

“你是仁和书院的学生?“姜鹤羽看到他肩上的行囊,问道,“这是要去何处?“

那书生垂下头,脸激动得发红,小声道:“山长,我考上了乡贡士,这是要去京城参加省试。”

姜鹤羽有些意外:“这是好事啊,祝贺你!”她视线落在他洗得发白的袖摆,“山高路远,不若同我们一道,也安全些。”

“不麻烦山长了,学生请了镖师的!”那书生受宠若惊,连连摆手,见姜鹤羽没有怨他弃医从文,胆子也大了些,躬身长揖,“山长,学生贸然打搅,也是怕往後到了长安,再无机会见到您。真的很感谢您,给了学生一个读书的机会,虽然学生医术不佳,但在书院的那几年,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

说到最後,他甚至有些忍不住哽咽。

姜鹤羽微微动容,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谁说没有机会再见?我在大明堂等你。”

长安城外,皇帝亲自率百官迎接。

赵恒摘下面甲,露出那张群臣再熟悉不过的脸。衆人哗然,心中那些阴谋的猜测和质疑顷刻消散。

他快步上前,搀扶住缓步而来的皇帝,牙齿轻颤,好半天才压住汹涌的情绪,一派恭谨道:“儿臣不孝,让陛下挂念了。”

皇帝握着他的手,目光落在他脖颈上那条狰狞的疤痕上,嘴唇微微发抖:“好孩子,回来就好。”

这一幕看得百官动容,纷纷称赞“母子情深”,其中不乏感性之人还红了眼眶。

然而表面上的平和只能骗骗那些心思单纯之人,更多的人早已暗中多番打探,惟愿能登上一艘经得起风浪的大船。

赵恒安稳回到秦王府後,齐王丶韩王频频派人试探,後宫的太妃丶公主也不遗馀力地参与其中,整个皇家搅成一片浑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