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面刚下锅,她就想起在隔壁省读书的女儿,也不知道女儿今晚吃的是什么。
每每想到女儿为了丈夫的遗愿,特意前往邻省就读全国数一数二的医科大学,离家这么远,五年来,吴冬梅就没有一刻是不担忧的。
也不知道怎么,她觉得今天的思念格外强烈,面都煮到软趴趴了才回过神。
“哎呦!太耙了。”
吴冬梅懊恼地喊出声,皱着眉头将面条和其他的佐料混合在一起,准备对付一口。
可就在她刚夹起一筷子面条时,前方突然传来敲门声。
自从丈夫病逝,女儿去了外地读书,吴冬梅就一直走后院的后门,附近的邻居也清楚,喊她也是来的后门,今天怎么有人敲前门呢?
她带着疑惑放下碗,快步往前走,一边跑一边扯着嗓子喊道:
“来了来了!别敲了!”
话音未落,吴冬梅已经走到前门,抽出门板,一抬头,脸上困惑的表情瞬间化为喜悦。
“茵茵,你回来了!”
陈茵看着面前的人,心中闪过一丝酸楚,笑颜中带着无人察觉的羡慕。
此刻,她不知所措地一把抱上去,心想:以后您就是我的母亲,声音哽咽地说:
“妈,我回来了。”
突如其来的拥抱令吴冬梅不知所措,自从丈夫去世以后,女儿就变得懂事起来。
这还是她第一次在女儿身上感受到如此激烈的情感,心中难掩欣喜,但又感觉什么地方不对劲。
吴冬梅迅速拉开距离,担忧地看着女儿,问道:
“是不是谁欺负你了?妈给他一耳光,让
人看看你妈的厉害。”
作者有话说:
----------------------
1《石学敏实用针灸学》
重开医馆
陈茵第一次知道母亲还能有如此强势的一面,与她以往熟知的都不相同。
她勾起嘴角,轻松一笑,“没有。”
“那就好。”吴冬梅信了,拉着女儿就往里面走。
一抬眼却看见藏在女儿身后的行李,她以为是女儿毕业,把工作用不到的、零零碎碎的东西带回来。
吴冬梅一个快步,拎起两个行李袋。
但陈茵怎么可能干看着,迅速捡起地上剩下的行李袋,并从想母亲手中夺过一个。
两人争执一番的结果是,一人一个,再一起抬一个,总算是进了门。
此时,两人也从前门昏暗的光线下,来到明亮的堂屋。
吴冬梅看着女儿泛白的唇色、大汗淋漓的模样很是心疼,眉头紧蹙。
“这个时间到家,你肯定是坐上午的火车来的。这么热的天,肯定热坏了。我听其他人说,火车上的饭菜也就那样,妈给你做点你爱吃的。”
“妈,我就想吃您做的拌面。”
一听这话,吴冬梅身体里仿佛有无尽的力量迸发,迅速忙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