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则是用眼神表达对陈茵这个人的崇敬。
感叹过后,吴秋丰非常同意外甥女的决定,但是他觉得做好事,也必须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
“我们对其他村子不是很了解,所以茵茵下次你去什么村子,托人告诉你大舅舅我一声,我陪你一起去,有我在身边,谅那些有小心思的人也不敢行动。”
“对!茵茵,你大舅说的对,如果不是你文博哥不在,他们俩陪你一起更好。”
“行,那我们说好了。”
陈茵明白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道理,当即同意大舅的提议。
就此,义诊的事定下。
午休后,陈茵继续义诊。
村民们也从村支书和长辈们的口中得知了陈茵即将去他们亲戚村子义诊的事,一个个眼神崇拜地看着陈茵。
之前还以为陈茵是为了提升吴秋丰他们这一支在村中地位的人,纷纷自觉狭隘,觉得自己是狗眼看人低。
人家陈茵是真的想为他们这些没地位的农民出份力,真的想要干好事。
于是乎,村民们几乎形成了一种默契,都必须保护陈茵的安全。
甚至村里还自发形成了护卫陈茵外出义诊的队伍,准备陪她一起,保护安全。
之前吴秋丰给自己安排的任务,已经在暗地里被人抢下。
对此,结束了青山村义诊的陈茵一无所知。
在她的印象中,这次看诊,唯一的不同就是村民们十分配合,看诊速度更快一点罢了。
因为明天就要离开,吴家院子里迎来了吴玉珠的身影。
吴玉珠紧张又羞愧地攥紧手中的书包,小心翼翼地抬到陈茵面前。
“小陈大夫,这是我这几天筹集的医药费。我知道这些和我奶奶需要付的药费相比,远远不够。但你放心,我一定会还的。”
正巧,陈茵也想在离开前和对方说说药费的事。
她有治病救人的心,但是并不是完全免费,不然会助长某些人养成不好的习惯。
她在看到吴玉珠身处逆境,却依旧坚韧不拔的身姿时,就知道对方一定不是那种人。
果然,离开的前一晚,吴玉珠出现了。
陈茵接过手,打开书包,将里面比吴老三一家更陈旧、数额更小的钱看得一清二楚。
只是轻轻地扫一眼,她知道这是对方全部的积蓄。
“这里面有多少钱?”
“一百五十三块六毛八。”吴玉珠语速飞快地答道。
“给全奶奶的治病的医药费,我计算了一遍,大约是一千块。也就是说,你还欠我八百四十六块三毛二。”
听到自己从未涉及过的金额,吴玉珠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呆滞。
但她很快收拾好心情,眼神坚定地说:“小陈大夫,我一定会还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