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爬上外交部街的红墙,顾从卿就骑着自行车出了胡同。
车把上挂着个帆布包,里面整整齐齐放着身份证件、顾爷爷给的通知书,还有几张盖了红章的证明材料。
三四公里的路,他骑得稳当,十多分钟就到了外交部大楼前。
浅灰色的建筑庄严肃穆,门口的哨兵身姿笔挺,见他过来,目光温和地扫了眼他手里的通知书。
“同志,办理入职。”顾从卿停下自行车,客气地说明来意。
哨兵核对了通知书上的信息,抬手敬了个礼:“进去吧,人事处在三楼东侧。”
顾从卿推着车进了大院,找地方停好,深吸了口气才往里走。
大厅里光洁的地面能映出人影,来往的工作人员步履匆匆,身上带着沉稳干练的气息。
他按照指示牌找到楼梯,一步步走上三楼。
人事处的门虚掩着,他轻轻敲了敲。
“请进。”里面传来个温和的声音。
顾从卿推门进去,办公桌后坐着位戴眼镜的中年同志,正低头整理文件。
“您好,我是顾从卿,今天来办理入职手续。”
他说着,把帆布包里的材料一一拿出来,摆在桌上。
中年同志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笑着点点头:“顾从卿同志是吧?
你的资料我们收到了,顾老还特意打过招呼。”
他拿起通知书看了看,又翻了翻证明材料,“都齐了,来,先填这几张表。”
顾从卿接过表格和钢笔,找了张椅子坐下,认真地填写起来。
新的人生阶段,就这么在这庄严肃穆的大楼里,正式拉开了序幕。
窗外的蝉鸣渐渐清晰,阳光透过百叶窗,在表格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顾从卿填完最后一个字,抬头时,眼里带着笃定的光。
接待的同志领着顾从卿走到走廊尽头的办公室门前,轻轻敲了两下:“孙副司长,顾从卿同志来报到了。”
“进来。”屋里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
接待的同志推开门,冲顾从卿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开了。
顾从卿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反手轻轻带上门。
办公室不算大,靠窗摆着一张宽大的木桌,桌后坐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头发梳得整整齐齐,鼻梁上架着副黑框眼镜,正低头看着一份文件。
听见动静,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却温和。
顾从卿走上前,双手将手里的资料递过去,站姿笔挺:“孙副司长,您好。
我是顾从卿,今天来报到。
这是我的资料,请您过目。”
孙副司长放下手里的笔,接过资料,没有立刻翻看,而是先打量了他两眼,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顾从卿?
顾老的孙子?
早就听人事处提过你,说你为了这岗位,提前做了不少功课。”
“应该的,”顾从卿恭敬地回答,“既然要做西欧地区的工作,提前了解情况是本分。”
孙副司长点点头,开始翻看资料,手指在纸页上轻轻点着,偶尔抬头问两句关于他学习经历和对西欧各国概况的了解。
顾从卿都一一作答,条理清晰,语气沉稳。
等看完最后一页,孙副司长把资料放在桌上,身体微微前倾:“西欧司的工作不轻松,尤其是你即将接手的英国相关事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
但我看了你的准备,底子不错,好好干。”
“是,谢谢孙副司长,我一定努力。”顾从卿立正回答,眼里透着一股笃定的劲儿。
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照进来,在办公桌上投下一道道光影,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墨水的味道。
顾从卿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真正成了这栋大楼里的一份子,肩上也扛起了新的责任。
孙副司长把资料往桌前推了推,手指在“西欧司三秘”的职位栏上敲了敲:“这个岗位你也清楚,事务繁杂,接触面广,不算初级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