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议室里,原本和谐的氛围瞬间被打破,人们迅速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
其中一方是以李卫国和常军为首的军方元老们。
他们坚定地信奉着铁与血的秩序,将稳定和安全视为至高无上的准则。
对他们来说,任何可能威胁到国家安定的因素都必须被坚决遏制,哪怕这意味着牺牲一些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而另一方,则是以王梓琼为代表的新晋学者和文职官员们。
他们怀揣着对思想解放和社会活力的热切渴望,坚信这才是文明复兴的根本所在。
他们认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社会才能真正推动国家的进步,而过度的限制只会让社会变得僵化和死气沉沉。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激烈的争论使得会议室里的气氛愈发紧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声音都渐渐平息了下来。
人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会议桌的主座上,那里坐着的正是顾晨。
从争吵开始的那一刻起,顾晨就一直保持着沉默,甚至连坐姿都没有丝毫的变化。
他静静地聆听着双方的观点,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当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将最终的裁决权交给他时,整个会议室的气氛才真正达到了凝固的顶点。
事实上,关于这个问题,顾晨早已深思熟虑过。
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争论,而是涉及到黎明王朝内部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尤其是阶级分化的问题,在王朝内部已经日益严重。
讲实在话,什么一统天下,权倾天下,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
专业的事,永远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顾晨淡淡说道:“都说得有道理,高压确实会压抑创造力,一个只有秩序没有活力的文明,是走不远的。”
而后,他又转向李卫国:“但和平也确实来之不易,绝对的稳定,是发展一切的前提。”
他停顿了一下,给众人留下了思考的空隙。
随后,他宣布了最终的决定:“从今天起,成立王朝内阁。”
“由陈景明,担任第一任内阁首相,全面负责民生、科研、经济与文化等所有非军事事务。”
“常军、李援朝,继续统管神之军,负责国防与对外安全。”
“原先划分的公民阶层制度,即刻废除。”
“不过,王朝依旧遵循【多劳多得、贡献优先】的基本方针。”
顾晨的方案犹如一道明亮的闪电,划破了会议室里的沉默和紧张。
他的方案条理清晰,直指核心,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在众人的期待中,顾晨缓缓地展开了他的计划。
他并没有选择站在任何一方的立场上,而是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架构。
这个架构巧妙地将双方的诉求都容纳了进去,既不偏袒军事,也不忽视民政,而是让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推动王朝的发展。
军事与民政的分离,是顾晨方案中的一个关键创新点。
他深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此,他提议将神之军这柄最锋利的剑保留下来,确保王朝的绝对安全。
同时,他也将发展的缰绳交到了文官政府手中,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激发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
整个会议室里鸦雀无声,人们都被顾晨的方案所震撼。
无论是激进的王梓琼,还是保守的李卫国,都在脑中迅速地推演着这个方案可能带来的种种后果。
他们思考着这个方案对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以及它是否真的能够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王梓琼和李卫国最终发现,顾晨的方案似乎是当下唯一的,也是最完美的解法。
它既满足了军事方面对安全的需求,又兼顾了民政方面对发展的渴望,同时还避免了双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顾晨似乎对众人的反应早有预料,他微笑着敲了敲桌子,淡然地说道:“既然大方向已经确定了,那我们就来讨论一些具体的细节吧。”
众人听到顾晨的话,精神为之一振,立刻坐直了身体,准备聆听他接下来的发言。
陈景明率先开口道:“执政官,山城三号电网中继站近期出现三次超负荷运转,需要检查和重修。”
顾晨点头:“今晚我会去处理。”
紧接着,后勤部的负责人站了起来,面带难色:“报告执政官,西陵市的扩建工程需要大量重型运输车,我们现有的电力卡车底盘强度不够,无法承担新一代矿石的运输重量。”
顾晨目光转向他:“把最新的设计图纸发给我。”
众人已经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甚至有些麻木不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