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高朗,林椒没有丝毫耽搁。定制大衣的工艺难题像一块巨石压在她心头,这不仅是关乎一位重要客户的订单,更是“椒香”能否成功开启高端定制业务的关键一役。她将店里的事务再次托付给孙梅,带着高朗给的那张纸条和满腔的迫切,按照地址找到了城东一片安静的住宅区。
梁启明工程师住在一条栽着梧桐树的老街上,独门独院,青砖灰瓦,透着一种与周遭喧嚣格格不入的沉静。林椒整理了一下衣襟,深吸一口气,敲响了院门。
开门的是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戴着金丝边眼镜,穿着整洁的中山装,目光锐利地打量着林椒。“你找谁?”
“请问是梁启明梁工吗?您好,我叫林椒,是高朗高干事介绍我来的。”林椒恭敬地递上纸条,并简单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在制作一件双面呢大衣时遇到了工艺难题,恳请指点。
梁工接过纸条看了看,又上下打量了林椒一番,眼神里带着审视,并未立刻让她进门。“高朗那小子介绍的?个体户?”他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是,我在解放路开了家叫‘椒香’的服装店。”林椒不卑不亢地回答,同时将自己带来的、那件大衣的半成品以及从广州带回的毛呢小样双手递上,“这是我正在做的活儿和用的料子,请您过目。”
梁工的目光落在呢料上,手指习惯性地捻了捻,又翻开大衣半成品的内衬看了看针脚和结构,眉头微微蹙起,随即又松开。“料子不错,苏格兰进口的初纺羊毛。你这版型……有点意思,跟市面上的不太一样,是想做挂肩全衬?”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梁工一句话就点出了林椒试图模仿顾师傅图册中那种更符合人体工学、活动更自如的高端版型意图,也说出了她目前卡壳的关键——挂肩全衬的工艺她把握不好,容易显得臃肿或不服帖。
“是的,梁工您眼光真准!”林椒心中佩服,连忙将自己在缝合肩部、处理内衬与面料结合处遇到的具体问题一一说明,态度诚恳,问题也提得相当专业,显示出她并非一无所知的门外汉。
梁工听着,偶尔插话问一两个细节,脸色渐渐缓和。他看得出来,眼前这个年轻姑娘是真懂行,也是真想学好手艺。对于真正热爱技术、尊重手艺的人,老一辈的专家总是容易产生好感。
“进来吧。”梁工终于侧身让开了门,“东西拿进来,我给你说说。”
林椒大喜过望,连忙道谢跟了进去。
在梁工那间堆满了书籍、图纸和面料样本的书房里,林椒接受了一次极为珍贵和高强度的“特训”。梁工没有直接动手帮她做,而是拿着那件半成品,从版型原理、面料特性、到缝纫顺序、熨烫技巧,一步步拆解分析,将她遇到的难点和误区讲得透彻明白。
【高级缝纫技巧】的知识与梁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相互印证、融合,让林椒有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许多之前模糊不清、凭感觉摸索的地方,此刻都变得清晰无比。
她在梁工的指导下,当场拆改了部分不够完美的线迹,重新调整了内衬的归拔力度。看着在梁工点拨下逐渐变得服帖、挺括的衣身,林椒激动得几乎要落下泪来。
“手艺这东西,一靠悟性,二靠苦练。你悟性不错,也肯钻,缺的就是有人在这关键处点你一下。”梁工看着她的成果,难得地露出一丝赞许的笑意,“以后有什么拿不准的,可以再来找我。不过,我老头子喜欢清静,别动不动就带人来。”
“我明白!太感谢您了,梁工!”林椒连连鞠躬,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她知道,这次请教的意义,远不止于完成一件大衣。
带着攻克难关的喜悦和满满的收获回到店里,林椒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大衣最后的收尾工作中。运用从梁工那里学来的技巧,她顺利完成了这件结构复杂的双面呢大衣。
当那位机关女同志前来试穿时,效果惊艳!合体的剪裁、流畅的线条、精致的做工,将她的气质衬托得淋漓尽致,远比百货大楼里那些刻板的成衣高级得多。客户满意至极,不仅爽快付清了尾款,还主动表示要介绍朋友过来。
第一炮,打响了!“椒香”定制业务的口碑,凭借这件堪称标杆的作品,初步树立了起来。
解决了定制业务的燃眉之急,高朗提出的那个“南方考察团”的事情,便再次浮上林椒心头。
她仔细权衡着利弊。
利:官方组织,安全有保障;开拓眼界,接触特区最新信息和资源;建立高层次人脉;可能获得政策支持。
弊:时间成本(来回至少半个月);需要暂时离开生意;以及高朗暗示的、可能需要承担的一些“非商业”责任,这存在一定未知风险。
但最终,对更广阔天地的向往,以及将“椒香”做大做强的野心,压倒了对未知的顾虑。
外面的世界更大。高朗的话在她耳边回响。
她想起广州高第街的喧嚣与活力,想起顾师傅图册上那些引领潮流的设计,想起特区日新月异的传说……她知道,如果固守一隅,或许能安稳,但绝不可能成就一个真正的品牌帝国。
机遇就在眼前,必须抓住!
她做出了决定:参加考察团!
她开始着手安排离开期间的工作:总店由孙梅全权负责,洛城店张芸定期向她电话汇报,定制业务暂时只接咨询和量体,复杂工艺等她回来再处理。她还特意去拜访了梁工一次,告知自己将外出学习,梁工对此表示了支持。
一切准备就绪。出发的前一晚,林椒站在“椒香”总店的橱窗前,看着里面陈列的、凝聚了她无数心血的服装,目光坚定。
这一次,她要走的更远,看的更多。南方特区,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