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其实没缺毓庆宫东西用,只是以前太子拉帮结派收了不少银钱进来,又散了不少银钱出去。
同皇上摊牌後,那些东西留下来的不多,毓庆宫除了官窑制器,其他的基本上都被搬走了。
没钱成了毓庆宫的常态。
太子妃有时候也很庆幸,好在自己的男人虽然有些事情上蠢,可着实命好。
康熙如何也不会缺了太子的吃穿用。
他们两夫妻,连带着毓庆宫的侧福晋和格格们并不觉得有什麽。
这种逾矩之事,只是小惩,已然是很好的结局。
太子将今天在乾清宫发生的事情都同太子妃说了一遍,颇有劫後馀生的感慨,“幸好当初将这事给推拒,又向皇阿玛表明了诚心,否则这麽大一件事情下来,怕是要把我一层皮剥了。”
“那倒不至于。”太子妃门清。
若是这件事情真的跟太子有关,康熙也会给人洗掉,只说是底下的人不懂事,没了规矩。
可如今这事情轮不到他们头上,也算是好事。
太子妃安慰了又安慰,等到十五皇子下课,这事才被揭了过去。
太子妃心里面其实还有担心……
如果太子没有应承这事,那这麽荒唐的事情,谁会成为为他们做担保的人呢?
答案呼之欲出。
太子妃坐在书桌前,摊开的小笺划掉又重写,重写又划掉。
直至天蒙蒙亮,太子起身要去上朝,太子妃也没有将自己想要写的事情誊到小笺上。
便当作不知。
康熙对这事很重视,为了不打草惊蛇,派的人手都是一些自己平日私下培养起来的人。
对方接了命令,便朝着胤佑所在的县城而去,开始着手布控。
胤佑原本想着,这麽大一件事情,怎麽也能够让自己进去分一杯羹?
为加官进爵添砖加瓦。
谁知新的人一来,直接架空了胤佑。
对方乐呵呵地将康熙的密信递过去,上面只让胤佑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好。
其他的事情不要多管。
胤佑便知道,这件事情怕是涉及的人太多,不想让自己插手。
胤佑虽然好奇,但康熙这麽说,他也没有法子,只好一边养伤,一边推广土豆。
胤佑本来还感叹自己命好,受伤的事情写进折子里面,都没有被发现。
结果没有几天,就有从京城来的折子,问他怎麽回事,受了这麽严重的伤?
顺便还送了太医过来,连带着梁大人一干人也被叫过去做细节回忆。
胤佑:“……”
幸好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证据乱七八糟的也想不出什麽。
胤佑见来的太医也算是熟人,更加安心,将一切事情处理好,便没有再管更多的事情。
一直到回京。
胤佑回京这事也没有提前送信通知宝敏,因此一回来便扑了个空,没有瞧见人。
胤佑扭头看向刘进喜,对方赶忙到处跑着去找人问话,好一会儿才知道福晋被成嫔请进了宫中,还没回来。
“主子,要不先让太医过来瞧瞧伤口,然後把药吃了?”
刘进喜小心地询问着。
胤佑没有反驳,冲人点头,“去吧。”
伤口已经愈合的差不多,秋天过去,冬天刀伤愈合又缓慢起来,再加上胤佑的不注意,动不动就下田,又裂开好几次。
来来回回,看着恐怖。
胤佑因为急忙赶回来,这些天觉都不敢多睡,睁开眼便是啓程往京城里面赶。
可劲折腾身体,这会儿还发着烧。
回了家,或许是因为意志上的松懈,胤佑洗漱完,吃了药,还没等宝敏回来吃晚饭,当天晚上就咳嗽发烧起来。
半点喘息的机会都没给宝敏。
“……也不知道图什麽?总不能上辈子真是我冤家,这辈子可劲过来折磨我的吧?”
宝敏站在一旁,等太医施完针,将高热压住後,才忍不住抱怨道:“这麽着急赶回来做什麽?我又不是很着急看见你。”
刘进喜跟在太医身後一进一出,听到这话,忍不住心里一哽。
幸好这会儿自家爷还是昏迷状态,听不见周围人说什麽,否则能够高烧状态从床上面气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