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注意到站在门口的大丫和二丫,心中一动,把她俩喊到跟前来:
“你俩站那里干啥,到床边和弟弟妹妹一起。”
大丫只好牵着二丫走近床前,大年把她俩挽到身边,低头凝视着两个孩子:
“男孩就叫李三郎,女孩就叫李四妹。”
大年把大丫二丫排在了前头,不想让她俩觉得自己是外人。
大丫一点就通,眼角微微烫,她悄悄攥紧二丫的手,将脸埋进妹妹的间。
这时胖婶眉头一皱,觉得这名字太俗了些,
“三郎四妹,叫起来顺口,又不犯重,咋就俗了?”
“那是咱们老百姓嘛,大年现在什么身份,得是要取个好一点的大名才上得了台面。”
“这有啥,那大年家的老大老二不也没大名?”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大丫这时也有了底气,她上前与众人说着,自己和小妹有大名呢,还是县令王大人给取的。
“啥?”
“我叫元芳,小妹叫元华!”
众人听了都是一愣,不知是因为县令取的缘故,都纷纷点头称好。
小月娘走到床边,轻轻抚摸着两个孩子的额头,低声说道:
“那这俩孩子大名,一个叫念安,一个叫念宁吧。”
说着看向大年,大年点点头:
“行,娘取的总是没错的!”
名字定好了,大年让陈阿婆和刘氏留下照顾小月和孩子,自己则带着大丫二丫还有二狗唐月去弄些菜蔬回来。
大丫和二丫跟在大年身后,脚步轻快地走向菜园,大年还是头次见她俩这么有精神,笑着让她俩慢些。
很快,大年几人拎着满菜篮子的菜蔬回到院中,但不知什么时候,有几名小吏还有一队人马已经等候多时了。
他们是来报信,也顺道道喜。
“大人,知府听闻您喜得贵子,特地吩咐我等先来道贺。”
小吏话音未落,便从袖中取出一封红帖,双手奉上。
又是大手一摆,门外的挑夫和随从将东西都抬了进来。
是些绸缎和布匹,还有一对玉镯、六件瓷器,另外还有百两贺银。
挑夫还在往院子里挑,大年都快糊涂了。
小吏上前解释着:
“知府担心大人家中有喜忙不过来,也是从酒楼订了宴席,专程送来的,还热着呢。”
大年听了,与二狗一起把家中桌凳都给搬了出来,摆在院中。
又是帮着把酒菜摆上桌。
酒菜香气四溢,引得村民纷纷张望。
大年上前说着客气话:
“承蒙知府大人错爱,赐此喜宴,各位乡亲就不要客气了,入座吧!”
众人点点头,各家的家主陆续入座,脸上都带着几分拘谨与欣喜。桌凳不够,就借用吴老二家的大长桌,孩子们挤在边上欢欢喜喜的等着。
大年亲手揭开食盒,热气腾腾的八宝鸭、清蒸鱼、桂花糯米藕等等一一给孩子们摆上,香气随风散开。
知府亲赐的“福”字红绸高挂堂前,映得满院生辉。
喜欢穿越古代小村,种田养家成奶爸请大家收藏:dududu穿越古代小村,种田养家成奶爸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