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作者心灰意封笔,更是出于真心喜爱,每次对方出新故事之後沈桃花都会写一封读後感长评附带上她的鼓励,让书肆代为转交给对方。
“爹,你说这个作者的话本是不是很有意思?”
沈桃花一通天花乱坠的把几个她特别喜欢的故事介绍了一遍,试图把话本安利给他爹。
奈何沈飞白只觉得她吵闹。
他摆手道:“你爹我忙着呢,哪有空看这些东西。”
虽然听着确实颇为别出心裁,可她一个未出阁的女儿家夜里除了睡觉只能看话本,他不一样啊。
他可是有媳妇的。
有空看话本里的人谈情说爱,不如自己多努力,说不定还能给她添个弟弟呢。
深怕闺女继续叨叨,沈飞白忙道:“好了,食不言寝不语,少说话,多吃饭。”
沈桃花撇嘴,“咱们家哪有这规矩。”
不过她家沈老爷不吃安利她没有硬灌,只想着吃过饭找她早就被安利的手帕交再好好讨论昨晚新看完的话本内容。
沈桃花想得挺美,奈何吃过饭不等她出门就被她娘给逮住了,拉着她帮忙看这月家里的账目。
没办法,她只能暂时把原计划推後。
想到这几天和她有合作的摊主商户陆续送来了这个月的分红,帮她娘算账的同时顺便就把她自己的钱也记录在册。
小吃摊子成本低,规模小,赚头相对没那麽大,又只是分红,最低几两,多则十几两二十两。
听起来金额不多,但几十个摊子加在一起数量就很可观了。
开馆子的收益更是不用说,利润起码翻个两三倍甚至更多,四五十两,上百两的都有,比如她闺蜜家的月牙酒楼。
除了美食类,其他行业的也不少。
成衣铺提供的新款裙子花样,胭脂铺的新奇化妆品分红等等。
怎麽说她都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想当个每天不用干活也能躺平的小咸鱼除了靠啃爹娘的,多少要搞点先期投资。
这不,现在光靠着这些分红就能月入大几百两。
加上爹娘时不时还会给她塞零花,月入上千两是日常。
换下来在上辈子妥妥的属于月入百万。
听起来是不是很美?
沈桃花也曾有过做梦都笑醒的时候,还持续了一个多月。
只是几年下来,如今已经能很平静地看待了。
不就是银子吗?大惊小怪。
那句话怎麽说的,当钱多了,就只是一串数字罢了。
话又说回来,既然有了新的进账当然要花了!
唔,买点什麽好呢。
西街的布庄里听说最近会新来一批江南的好料子,可以去挑几匹拿来给她自己还有她娘做新裙子。
对了,胭脂铺每月上新的新色号口脂也要买,还有……
“夭夭。”
正走着神的沈桃花听见叫声,扭头看向手里还拿着账本的萧青青,疑惑:“娘,你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