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姜甜甜也从没和乔筝谈论过这些。
她们之间从未沟通过,对彼此都没信任。
乔筝相信姜甜甜喜欢她,很喜欢她,她也相信姜甜甜会和她谈恋爱,会和她在一起。
但她不相信姜甜甜会一直和她在一起,她对自己有信心,坚信自己能够扛住世俗的压力与偏见,她对姜甜甜没有,她不信任姜甜甜。
她的害怕和担忧,她从不和姜甜甜说。
她在心里为她们的感情直接划了一个句号来终止。
姜甜甜在信里说,她坚信自己会一直和乔筝走下去,除非乔筝不要她。
她也说了,她不相信乔筝会一直和她走下去。
她们都这样,明明心里都憧憬过与对方的未来,却不说。
明明都在害怕,也不愿意说。
明明都认识到问题出在哪里。
可乔筝无法舍弃自己的自尊和骄傲。
姜甜甜愿意。
乔筝拨了姜甜甜的电话号码,归属地显示羊城,才刚刚打通,那边的人就接听了。
因为哭过很长时间,乔筝的声音沙哑得可怕,带着浓重的鼻音。
“甜甜,”乔筝抹了抹湿漉漉的眼睛:“对不起。”
姜甜甜也在哽咽:“对不起。”
乔筝轻轻笑了下:“还有,”她停顿了会:“我爱你。”
姜甜甜也笑,她说:“我也爱你。”
她笑着笑着又哭了,问:“乔筝,你愿意和我谈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吗?”
乔筝透过洁净的玻璃窗,看到那个在哭,但嘴角已是上扬的自己,那人点了下头,声音轻柔而坚定的说:“我愿意。”
挂断电话后,乔筝默默去洗澡洗头发,吹干头发,她拉好床上挂着的帘布,躺坐着,把红色盒子里的那条红绳子手链拿出来,戴在左手手腕上。
她拍了一张照片发给姜甜甜,姜甜甜还没睡。
两人加了微信,聊天到很晚。
第二天的课结束后,乔筝和几个室友去图书馆,室友在认真学习,乔筝拿出一本崭新的笔记本,开始记账。
她满十八岁后,去办了两张银行卡,以前存在爷爷卡里的钱,都转到她自己卡里。
去年高考,学校和教育局都有给保送和考上a大b大的学生一笔奖学金,乔筝的几个姨妈也给了乔筝一个大红包,她妈妈和她爸爸离婚后,不需要给她爸爸钱了,因此,乔薇也给了乔筝一笔钱。
去年暑假和寒假当家教赚了一些钱,三姨和三姨父还介绍不少朋友给乔筝认识,他们都是长辈。
乔筝和这样的长辈聊不到一起,但认识他们的孩子,加了微信好友,不算很熟悉,但见到会打招呼,偶尔也会朋友圈互相点赞,微信聊几句。
通过他们,乔筝认识不少外国人。
她小时候经常去国外,英语口语好,交谈起来无障碍。
有些外国人养了宠物,大多数都是猫和狗,他们没有时间照顾时,会请人喂猫遛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