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探讨礼教的根本。”
孔丘心中一动。
孔丘并不愚笨。
他立刻察觉到眼前的一切极为不寻常。
不说荒山野岭为何会突然出现一座草堂。
更奇怪的是,草堂中竟有人在讲学。
无论如何解释,都显得诡异至极。
更让孔丘惊讶的是,草堂内坐着的“学生”。
坐在最前面的四人,皆是孔丘从未见过的模样。
一名少女身穿鹅黄长裙,肩披彩带。
另一名年纪较小的少女身披银白狐裘,正与她低声交谈着入座。
旁边还有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神情冷峻。
值得一提的是,三人身旁还坐着一个伴读的小女孩。
她托着下巴,脑袋一点一点,似乎随时会睡着。
更让孔丘震惊的是,每个人的容貌与气质。
在孔丘看来,他们如同天界之人。
那鹅黄长裙的少女,温婉如水中白莲。
那银狐裘的少女,天真中带着一丝妖娆。
那神情冷峻的小男孩,可爱中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威严。
就连那个快要流口水的小女孩,也生得仙姿玉骨。
如果这还不够明显——
那么草堂后方所坐的人,更是让孔丘确信自己的想法。
因为他在草堂之外看到的,根本不是人。
一只白猿与一条赤蟒坐在槐树下,身旁还有许多赤狐像人一样端坐聆听。
孔丘心中明了。
眼前这些人,分明都是妖物精怪。
可它们却如学子一般,安静地听那青年讲学。
周礼有云:仙妖鬼神,士大夫当远离,不究其根源,只避其表象。
按礼法而言,孔丘此刻应转身离去。
然而眼前的奇异景象,加上刚才青年所说的话,
让他双脚仿佛生根,一步也无法迈出。
“礼法的本质……倒要听听他是如何解说的。”
不知从何而来的勇气,孔丘悄悄靠近了草堂。
走近时,一只小赤狐现了他,
惊讶地睁大眼睛。
它打量了他片刻,竟默默为他让出一个位置。
孔丘微微一怔。
待所有听者——人或妖——都坐定后,
他赶紧向小狐狸点头致谢,随后在空地上坐下。
这时,那青年开始讲学。
“自周朝以来,世人皆传周礼。”
“今天我要讲的,就是这周礼——琉璃,你可知道周礼是什么?”
青年微笑着问道。
被点到名字的是那位披着银狐裘的少女。
她优雅地站起,回答道:“老师,我曾听祖父说过。”
“周礼是周公旦制定的,是阐述各种礼仪的经典。”
“它设立六典,用以规范百官,治理百姓,安定国家,明确刑罚,调和神人,善用地理。”
她缓缓讲述,孔丘不断点头。
确实如此。
在他看来,礼法本就该是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