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泉山中充满了欢乐的气息。
与此同时……
孔丘回到了家中,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离开鲁国,周游列国?”
“你这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
孔丘的母亲颜徵在自然不同意。
儿子远行,母亲怎能不担忧,更何况是在这个时代。
“你是士大夫的儿子,理应入仕为官,延续家风,
怎么能像游侠一样,不务正业,想着四处游走?”
孔丘的父亲叔梁纥也斥责起来。
像大多数父子,他与孔丘的关系一直不太融洽。
但孔丘听了两人的话,只是轻轻摇头:
“我要追寻我的道,不得不去。”
这句话一出,父母更加生气。
正想和他争辩时,远处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让他去吧。”
话音刚落,年迈的伯夏从屋外慢慢走了进来。
他如今已近百岁,在这个时代极为罕见。
整个鲁国中,除了他之外,只有曾受图腾山主恩惠的现任国君鲁闵公有如此长寿。
此时,伯夏那双浑浊的眼睛正盯着自己的孙子。
他是什么人?这些年,孔丘每天去城外荒山的事,他怎么可能毫无察觉?
活到这把年纪,心里多少有些猜测。
尤其是此刻看到孔丘,更证实了他的想法。
在他漫长的记忆中,曾见过眼神像孔丘这样的人。
那是当年书房问对时的李聃。
这双眼睛并非寻常之眼。
坚定而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那是圣人的目光。
“你若想去,就去吧——不过你是鲁国士大夫的儿子,应当坐车出行。”
“你母亲有个镞侄叫颜回,精通骑马射箭和驾车……就让他和你一起去。”
不用多说。
伯夏在家中地位极高,一句话便能定夺。
他这么一说,叔梁纥和颜徵在自然没有异议。
于是,他们带着孔丘前往颜徵在母镞“颜氏”聚居的地方。
以伯夏的身份,他在颜氏同样具有极大影响力。
很快,孔丘便见到了名叫颜回的颜氏子弟。
颜回是颜徵在的镞侄,颜氏的庶子,表字子渊。
年仅十二岁,父母早逝,但天资过人,不仅熟读经书典籍,
还精通骑马射箭和驾车。
孔丘找到他时,他正在照料一头耕牛。
得知伯夏命他随孔丘周游列国,颜回虽然心中不愿,
但依照礼教“长者命令,不可推辞”的训诫,
只好答应下来,准备随孔丘出。
临行前,孔丘却伸手拦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