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雍王府书房里,檀香袅袅,架上摆满了经史典籍,却在角落暗设着一幅大衍疆域图,密密麻麻的标注藏着不外露的心思。雍王赵瑾身着月白锦袍,正临窗临摹《兰亭集序》,见柳乘业进来,只是抬了抬眼,笔下行书依旧流畅:“相爷深夜到访,怕是不止闲聊吧?”
柳乘业笑了笑,顺势在案边落座,目光扫过那幅藏在屏风后的疆域图,语气带着几分深意:“殿下聪慧,臣今日是来给殿下送一则关乎储位的要紧消息。”
赵瑾笔下一顿,墨滴在宣纸上晕开一小团,他搁下笔,拿起锦帕擦了擦指尖:“哦?说来听听。”
“渝州郡城丢了。”柳乘业压低声音,将沈砚破城、王怀安身死的事一一说来,末了补道,“陛下已下旨,令六皇子赵玮十日之内平叛,否则贬为庶人。”
赵瑾眼底闪过一丝精光,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羊脂玉佩——十三个兄弟争储,景王赵玮虽排行第六,却因手握渝州兵权,是他夺储路上的不小阻碍。如今赵玮犯了这等大错,正是削弱其势力的绝佳时机。
“六弟也太不省心了。”赵瑾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却微微前倾了身子,“相爷觉得,他能在十日之内解决此事?”
柳乘业捋了捋胡须,意味深长道:“沈砚纠集的山匪虽算不上精锐,但占了郡城,又得了百姓支持,绝非轻易可除。赵玮久在渝州,却对沈砚的动向毫无察觉,可见其行事疏忽。殿下嫡长之尊,只需静观其变,若赵玮逾期失责,陛下必然愈不喜;即便他侥幸平叛,也难免因失职之罪失了圣心——无论结果如何,对殿下都是好事。”
赵瑾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他自然明白柳乘业的心思——柳相想借他的嫡长身份稳固权势,而他则需要柳乘业在朝堂上的支持,两人本就是心照不宣的盟友。
“相爷所言极是。”赵瑾端起茶杯,浅啜一口,“烦劳相爷多盯着朝堂动静,若有新的消息,随时告知本王。”
“臣遵旨。”柳乘业躬身应下,起身告退时,瞥见赵瑾已走到疆域图前,指尖正落在渝州的位置,眼底满是志在必得的光芒。夺储的棋局上,景王的一步错,已然成了雍王的先手优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渝州王府的中军帐内,烛火将景王赵玮的影子投在满墙的军报上,他正盯着沙盘推演南疆布防,指尖刚落下一枚代表守军的棋子,帐外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殿下,京城八百里加急!”传旨太监捧着明黄圣旨,脸色凝重地踏入帐中。
赵玮心头一沉,搁下棋子迎上前,见太监那副神色,已预感到不妙。待“渝州郡城失陷”“十日平叛”“逾期贬为庶人”的字句砸进耳朵里,他猛地攥紧拳头,指节狠狠掐进掌心,原本沉稳的脸色瞬间涨红,又骤然泛白。
“荒谬!”他低喝一声,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的怒火,“沈砚?沈伯山那个流放逃脱的儿子?竟敢在本王的封地里作乱!王怀安那个废物,养着那么多兵,连个郡城都守不住!”
怒火过后,是彻骨的寒意。他清楚这道圣旨背后的分量——夺储之争正烈,十三个兄弟虎视眈眈,尤其是嫡长兄雍王,巴不得他出一点差错。如今封地失陷,被父皇如此问责,十日之内若平不了叛,不仅亲王之位不保,这辈子都再无争储的可能,甚至会成为兄弟们的笑柄、柳乘业打压的靶子。
传旨太监垂着头不敢作声,帐内的将领们也大气不敢出,看着景王脸色阴晴不定地踱来踱去,龙靴碾过地面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来人!”赵玮猛地停步,眼神已恢复几分锐利,只是眼底仍藏着未散的戾气,“即刻点齐三千轻骑,随本王连夜赶赴郡城!再传我令,让周边县城守军合围,切断沈砚的粮道!”
他一把抓过案上的佩剑,剑鞘撞在桌角出脆响:“沈砚,你敢毁本王的前程,本王定要你碎尸万段!十日之内,必让郡城复归,让父皇看看,他的六皇子,绝非任人拿捏的废物!”
帐外,马蹄声骤起,夜色中,一支精锐骑兵朝着郡城的方向疾驰而去,扬起的尘土里,满是景王背水一战的决绝。
靖安郡府刚换了主人,朱红大门上还留着刀痕,内里已被沈砚改成临时王府。沈伯山身着儿子找来的亲王蟒袍,针脚还带着新缝的褶皱——这“靖安王”,不是朝廷册封,是沈砚破城后,硬把这位置塞给了他。
他正对着铜镜出神,廊外传来亲卫急促的脚步声:“王爷,少主人那边刚传来消息,京里下旨了!景王十日之内要打过来,逾期就贬为素人!”
沈伯山抬手按住镜沿,铜镜里的人影鬓角染霜,却难掩眼底的沉郁。他没回头,声音平静得像潭深水:“该来的还是来了。”
亲卫急道:“柳乘业肯定会说您这王爷是‘伪封’,借机撺掇景王往死里打!少主人还在城头安抚百姓,要不要先让他回来商议?”
“不必。”沈伯山转过身,蟒袍的褶皱扫过案几,上面还摆着他当年当文官时的砚台——当年被柳乘业陷害流放,一家五口颠沛流离,是儿子拼着命逃出去,带着山匪打回靖安郡,不仅报了王怀安的仇,还硬生生给了他一个“王爷”的身份。
“砚儿性子烈,可心里有数。”沈伯山指尖划过砚台边缘的裂痕,眼底闪过一丝厉色,“柳乘业想借景王的刀杀我们父子,却忘了这靖安郡,现在是我们沈家的地盘。”他清楚,这“伪王”的名号、儿子夺城的举动,早已把沈家推到了朝廷的对立面,景王的兵锋,不过是这场恩怨的开始。
刚踏入议事厅,沈砚身上的硝烟味就漫了进来,玄色短打沾着尘土,他抬手拍掉肩头的草屑,腰间长刀“哐当”一声撞在门框上,带着股桀骜的劲儿。
“父王,京里的消息我都知道了。”他没等沈伯山开口,径直坐在案前,拿起桌上的凉茶灌了一大口,抹了把嘴道。
沈伯山皱着眉:“景王十日之内就到,带着三千轻骑,还有周边县城的守军合围,咱们刚占郡城,根基未稳……”
“根基?”沈砚嗤笑一声,手掌重重拍在案上,震得茶杯嗡嗡作响,“父王,这靖安郡是咱们一刀一枪打下来的,百姓站在咱们这边,粮仓在咱们手里,城墙被我加固了三道,这就是最稳的根基!”
他猛地起身,按在腰间的刀柄上,眼神凌厉如刀:“景王来又如何?他那三千轻骑,在我眼里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柳乘业想借他的刀杀咱们?做梦!”
沈伯山还想说什么,却被沈砚打断,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霸气:“您放心,不管是景王,还是柳乘业派来的什么人,敢踏靖安郡一步,我就让他们有来无回!这地盘是咱们的,谁来了都不好使!”
话音刚落,他转身就冲门外喊:“陆川!”
“在!”门外立刻传来应声,陆川快步进来,身上还带着巡查城墙的风尘。
“去把城防图拿来,我给父王说说,怎么让景王的兵在城外吃瘪!”沈砚扬声道,眼底满是胸有成竹的狠劲。
陆川应声而去,刚掀开门帘,四道身影就踏着风尘涌了进来。苏凛一身洗得白的旧军袍,身形挺拔如松——他曾是戍边校尉,因得罪柳乘业部下遭诬陷,才落草为寇。腰间挎着的“弧光”刀鞘泛着古朴的铜色,那是苏家祖传的利刃,刀身狭长,出鞘时能映出冷冽弧光,是他最称手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