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活佛济公第四部为什么不拍 > 第76章 药铺诡事牵旧怨 济公巧解医患结(第1页)

第76章 药铺诡事牵旧怨 济公巧解医患结(第1页)

灵隐寺的晨雾还没散尽,济公正蹲在灶台边,盯着锅里的米粥直流口水。必清抱着一堆草药从后院跑进来,裤脚还沾着露水,慌慌张张地喊道:“师父!不好了!山下‘回春堂’的张大夫派人来求救,说药铺闹邪了,抓的药要么变成枯枝,要么熬出黑水,连来看病的病人都突然昏迷,没人敢再上门了!”

济公抓起灶台上的油饼咬了一大口,含糊不清道:“慌什么?药铺闹邪?多半是药材出了问题,哪来那么多邪祟?”话音未落,广亮提着刚化来的香油走进来,闻听此事立刻皱起眉:“疯和尚,回春堂可是钱塘县最大的药铺,张大夫医术高明,救过不少人,要是真出了事,乡亲们看病可就难了!”

三人匆匆收拾妥当,踩着破蒲扇往县城赶。刚到回春堂门口,就见药铺大门紧闭,门楣上的“悬壶济世”牌匾歪歪斜斜,墙角堆着几筐被丢弃的药材,枯枝败叶间还混着黑的药渣,散着刺鼻的霉味。一个穿长衫的中年汉子正焦躁地踱步,正是张大夫,见济公来了,连忙上前拱手:“圣僧,您可算来了!求您救救我的药铺,再这么闹下去,我真要关门大吉了!”

济公推开虚掩的店门,一股诡异的寒气扑面而来。药柜上的抽屉大多敞开着,里面的药材散落一地,本该翠绿的薄荷变成了灰黑色,雪白的川贝母布满了霉斑,最里间的煎药炉还冒着黑烟,炉边躺着两个昏迷的药童,脸色青,嘴唇紫。“这哪是闹邪,是药材被人下了‘腐心散’。”济公蹲下身,捡起一块黑的甘草闻了闻,“这药粉能让药材迅腐烂,还带着迷魂药性,闻多了就会昏迷。”

广亮瞪大了眼睛:“谁这么缺德?竟敢在药铺里下药?张大夫,你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张大夫皱着眉想了半天,道:“我行医多年,向来与人为善,从没跟人结过怨。倒是前阵子,邻村的李郎中想来我这当坐堂大夫,我见他医术不精,就婉拒了,他当时脸色不太好看,但也不至于做这种事吧?”

济公眼珠一转,笑道:“是不是他,一查便知。必清,你去把昏迷的药童弄醒,问问他们事前有没有见过陌生人;广亮,你跟张大夫盘点药材,看看少了什么;老衲去后院瞧瞧,说不定有线索。”

后院的药圃里,原本长势喜人的草药全都蔫了,泥土里还残留着淡淡的药味。济公拨开草丛,现角落里藏着一个小小的陶罐,罐底沾着褐色的粉末,正是腐心散的痕迹。“好家伙,证据在这儿呢!”济公刚要捡起陶罐,突然听到墙外翻墙的声响,他脚尖一点,踩着破蒲扇翻了过去,正撞见一个穿灰布褂子的汉子鬼鬼祟祟地跑,正是李郎中。

“李郎中,跑什么呀?”济公晃着破蒲扇拦在他面前,“老衲刚在回春堂后院找到个陶罐,上面好像有你的指纹,要不要去看看?”李郎中脸色一白,转身就想跑,却被赶来的广亮和必清堵住了去路。“你……你们别胡说!我根本没来过回春堂!”李郎中梗着脖子狡辩,眼神却不停躲闪。

济公举起陶罐,笑道:“这陶罐是你常用的吧?罐口刻着‘李氏’二字,而且这腐心散的配方,还是你师父当年传给你的独门阴招,当年你师父就是用这药害了同行,被官府流放了,对吧?”李郎中浑身一颤,再也撑不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圣僧饶命!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气不过张大夫看不起我,想让他的药铺出点差错,让乡亲们知道只有我能治病!”

张大夫见状,叹了口气:“李郎中,我不是看不起你,是你的医术确实还需精进。前阵子你给城西的王大娘治咳嗽,开的药差点让她喘不上气,我怎么敢让你坐堂?行医者,先有仁心,再有仁术,你连这点都不懂,怎么能当大夫?”

济公点点头:“张大夫说得对!行医是救人的营生,不是争高低的手段。你用邪药害药铺,要是耽误了病人治病,出了人命,你担得起责任吗?”李郎中低着头,眼泪掉了下来:“我错了……我不该一时糊涂,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

“知错就改,还不算晚。”济公从怀里摸出一道符,点燃后扔进煎药炉,“这道‘净化符’能驱散药铺里的迷魂气,昏迷的人很快就能醒。但你得帮张大夫重新整理药材,再免费给乡亲们看一个月的病,好好赎过。”李郎中连连点头:“我愿意!我一定好好赎罪!”

众人回到药铺,符纸燃烧的青烟散去后,昏迷的药童果然醒了过来,脸色也渐渐恢复了红润。李郎中红着脸,跟着张大夫收拾散落的药材,把腐烂的药材清理出去,又从自己药箱里拿出好药材补上。必清则帮着擦拭药柜,广亮指挥着药童重新挂好牌匾,不一会儿,药铺就恢复了往日的整洁。

刚收拾妥当,门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汉子抱着孩子跑进来,哭喊道:“张大夫!快救救我的孩子!他突然高烧,浑身抽搐,吃了药也不管用!”张大夫连忙上前,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又把了把脉,皱起眉道:“这是急惊风,得用‘羚羊角’配‘钩藤’才能镇住,可我的羚羊角刚才被腐心散污染了,不能用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郎中突然开口:“我有!我药箱里有上好的羚羊角,是我师父留给我的!”他连忙打开药箱,取出一支羚羊角递给张大夫。张大夫接过羚羊角,飞快地研磨成粉,又配上其他药材煎成汤药,喂给孩子喝。不一会儿,孩子的抽搐就停了,烧也退了些,汉子激动得对着两人连连磕头:“谢谢大夫!谢谢大夫!”

看着孩子转危为安,李郎中脸上露出了愧疚的神色:“张大夫,以前是我太狭隘了,总想着争名气,忘了行医的本分。以后我就跟在你身边,好好学医术,再也不搞歪门邪道了。”张大夫笑着点头:“好啊,只要你有仁心,我肯定好好教你。”

济公喝着米酒,笑着说:“这就对了嘛!同行不是冤家,互相帮衬才能救更多人。张大夫,你这药铺以后可得加强防范,别再让人钻了空子;李郎中,你要记住,医术好不好,不是看名气,是看能不能治好病人。”两人连连应和,都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中午时分,药铺里渐渐热闹起来,来看病抓药的乡亲们络绎不绝。李郎中在一旁帮着抓药,时不时向张大夫请教,张大夫也耐心地指点他;必清帮着给病人拿药,广亮则在门口维持秩序,济公坐在角落里,看着眼前的景象,嘴角扬起笑容。

一个老奶奶拄着拐杖走进来,拉着张大夫的手道:“张大夫,前两天听说你药铺闹邪,我还担心以后没人给我看病呢,现在可好了,还有两个大夫在,我们更放心了。”张大夫笑着说:“大娘您放心,以后我和李郎中都会在这儿,保证让乡亲们能看上病。”

夕阳西下,济公三人准备回灵隐寺。张大夫和李郎中送出门外,还带来了很多药材和点心:“圣僧,多亏了您,不仅救了我的药铺,还帮我收了个好徒弟。这些药材您带回去,给寺里的师父们补补身体。”济公摆摆手,只接过了一包点心:“药材你们留着救病人,点心老衲就收下了。以后好好行医,比什么都强。”

路上,必清问道:“师父,你怎么知道李郎中是幕后黑手?还知道他师父的事?”济公摸了摸他的头:“傻孩子,老衲早就听说过李郎中的师父,当年他用腐心散害人,老衲还帮着官府查过案。而且李郎中一直嫉妒张大夫的名气,最有可能做这种事。行医者,心术不正,医术再高也没用。”

广亮感慨道:“以前我总觉得同行之间就该争个高下,现在才明白,互相帮助才能成大事。就像咱们灵隐寺,要是我和你总吵架,哪能帮到这么多乡亲?”济公嘿嘿一笑:“哟,广亮你总算开窍了,看来这药铺的事没白管。”

三人说说笑笑地走着,晚霞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必清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嘴里哼着小曲;广亮手里提着点心,盘算着回去分给寺里的师兄弟;济公晃着破蒲扇,手里拿着一块点心,吃得津津有味。

“师父,”必清突然回头,“以后要是再有人因为贪心或者嫉妒做坏事,我们还能帮他们改正吗?”济公点点头:“当然能,人心本善,只是有时候被执念迷了心窍。只要点醒他们,帮他们找回初心,再坏的人也能变好。老衲的本事,可不止这点呢!”说罢,他加快脚步,朝着灵隐寺的方向走去,破蒲扇在晚霞中划出一道轻快的弧线。

喜欢活佛济公第四部请大家收藏:dududu活佛济公第四部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